background image

平面设计的创意思维

  创意是艺术的灵魂

,它的灵感来源于生活的体验和智慧的启迪。把日常生活陌生化,重新

对它们进行理解和阐释

,同时还要保持足够的敏感度去体察其中的微妙变化,并及时记录下几

乎是一晃而过的闪光点并拨亮放大

,最大程度地发挥联想、想象能力,体现自己本有的、特殊的

灵性

,在作品中自然流露出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形成高水平的平面设计创意思维。中国的经

济发展已进入快车道

,创意时代的到来已是无法拒绝的现实。探索平面设计的创意思维已成

为重中之重。

 

  

 

  设计的灵感来源于生活的体验和智慧的启迪

,我们要尽力把日常生活陌生化,将已知的事

物陌生化

,然后逐一审视其全部过程,联想其有关事物,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想象的空间,重新

对它们进行理解和阐释。这就要求设计师回到事物的原点

,重新审视周围的一切,用现代的、最

平易近人的方式来探求设计的本质

,以找到自己最满意的设计思维和创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到处都有设计元素:房子、汽车、衣服、笔记本电脑、灯、冰箱、洗衣机

等。我们把这些司空见惯的物品陌生化

,再进一步捕捉与其有关的新鲜元素进行设计。例如:进

行茶叶的包装设计。在具有几千年茶文化的中国

,茶叶包装设计不计其数,设计师们的设计一

般都是在外装图形、色彩上做文章

,已很难有突破性的进展,人们觉得,茶是再熟悉不过的东西

,一提到茶,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泡了,能喝、解渴。如果撇开它们进行突破性思维,把它们陌生

化了

,怎么泡?怎么才能泡出茶叶的精华?怎样喝才是最可口的?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环境里,

很多人想拥有这一切

,要么时间不允许,要么没有经验。设计一种能快速解决问题,使消费者在

使用产品时既方便快捷又不乏生活品味的产品是消费者所希望的。于是

,袋装茶叶就应运而

,这种设计免除了他们为拿多少茶叶合适而伤脑筋的烦恼 ,而且喝完后,茶叶包一扔,连清洗

杯子都方便快捷

!但这一设计还是不能充分体现生活的品味:茶要泡到什么程度才是最可口

?人们往往只是凭借经验来判断,没经验的人怎么办呢?设计的创意由此产生了:茶包的提线

部分加一个环

,环的颜色和茶叶泡到最佳口感时的颜色一样,这样消费者可以根据这一标准轻

而易举地判断出茶泡到什么时候可以喝茶了

,这样,消费者的需求和设计联系在一起,既简单

又方便

,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由于事物存在着多种可供选择和互不等同的概念体系或假设体系

,所以创意还需要采取

突破普遍性的单维视觉观察

,养成多维的视觉观察习惯。多维的视觉观察的特征在于放弃对

某一事物固定不变的观点

,以多元性、多层次、多面化的视角来重新认识现实世界。这就能为

我们提供突破固有思维、找出自我感觉最佳、最新视点的可能性

,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创意。

正如苏轼著名的七绝《题西林壁》写道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使人赞不绝口的诗不仅仅在于写景,而更巧妙的是把丰富的哲理蕴含

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庐山横看绵延逶迤

,崇山峻岭郁郁葱葱、缠连不绝;侧看则远近高低

起伏跌宕

,云遮雾盖、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不同远近、不同角度看庐山,山色和气势各不相同,

这就为不同观点、不同素养的设计者提供各自最佳设计的素材源泉。原来这才是

“不识庐山真

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奥秘所在。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个体山石、通观全体,

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创意原型。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

,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这更证实哲学就是创造观念形态、价值体系,构筑行为模式和生

活意义的艺术。这就告诉我们

,为我们提供设计的事物,永远不可能包罗万状、同时将其所有的

方面完全显露出来

;如果只用人们习惯性的观察角度去体现,就很难得到创新的突破,相反我

们若以多维角度观察它、理解它

,选择最佳的表现角度,就可能会从最不显眼的地方得出最引

人注目的结论。因此

,必须永远把现实看作一个变化着的动态系统,提倡从不同的视角去感知、

解释、创造对象。任何一种视角的感知都无权自封是惟一的

“真理”,任何优秀的设计都可以在

自身发展中得到修正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