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技术工人短缺与技能人才激励关系分析

[摘要]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和深化阶段,产品和技术更新日益加快,正在成
长为世界的制造中心。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日新月
异,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强动的势头。但技术工人短缺已成
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和升级的瓶颈因素。而技能人才激励机制缺失是造成技工短缺的最主
要原因之

—。因此,加强对技能人才激励机制问题的研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技能人才激

励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技能人才;激励机制;人力资本 

  
  一、中国技能人才短缺现状分析

 

  

 

  目前,中国已进入

WTO 后期,在全球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世界制造业巨头纷纷把制

造中心转移到中国大陆,中国正在成长为

“世界制造中心”。由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

加快,产品和技术的更新日益加快,对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大幅上升。但是,
目前中国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的供给却严重不足,出现了技术工人严重短缺的现
象。中国

1.4 亿城镇职工,其中技术工人只占一半,而技术工人中初级技工又占 60%,中

级技工占

35%,高级技工只有 5%。这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 40%相差甚远。而且产业大军

中的青年技工,其技术水平绝大多数未达到技术等级所规定的标准。中国要达到发达国家高
级工占技术工人队伍

40%的比例,还短缺高等级技工 5110 万。按照

“十五”计划提出的“将

高级技有人才的比例提高到

20%

”的目标估算,仍然短缺 2300 多万高级以上技工。在素质

层面上,日本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12.33 年,而中国为 9.47 年,其中大专

及以上学历比例,日本为

28.3%,中国为 7%。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

化为现实生产率之所以比中国高,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职工队伍科技素质比我们高。中国
与美国相比,在成年劳动者中,具备理解科学知识水平的劳动者美国为

13.3%,中国为

3.1%;具备理解科学过程水平的美国为 13.3%,中国为 2.6%;具备理解科学影响水
平的美国为

26.4%,中国为 1.9%;具备科学素养水平的,美国为 6.9%,中国为

1.4%。技能人才是世界各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性资源和核心动力之

—。日本、德国之所以能

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位于发达国家的前列,主要得益于其发达的制造业。虽然日、德制造业的
发展需要各个方面资源的共同支撑,但大量的技能人才资源存量和合理的结构始终是其制
造业飞速发展的关键。中国技术工人的现状直接制约了中国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程
度上影响了中国成为真正的

“世界制造中心”。 

  

 

  二、现有技能人才激励机制缺失是技术工人短缺的主要原因

 

  

 

  中国高级技工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既有企业外部的,
也有企业内部的。其中,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低、待遇差、缺乏科学的激励机制是技术工人短
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1.缺乏相应的物质激励。技术工人是指通过长期学习和实践掌握了一定技能的人,根

据人力资本的定义

(人力资本是指通过后天投资而形成的体现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健康状

况等

)我们知道,技术工人或者说技能人才是人力资本的一种主要类型

——技能型人力资本。

这种类型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和“干中学”。一般来说,

技能型人力资本是一种资产专用性较强的资本,其形成除了要经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外,还
要经过在职培训和长时间的边干边学,进行经验积累。作为

“经济人”的技能型人力资本的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