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秘书工作拒绝的礼仪技巧

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公关交往,有求必应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理想目标。但是,由于主客
观条件的限制,我们事实上不可能有求必应。实际上,拒绝别人的思想观点、利益要求、行为
表现的时候总是多于承诺、应允的机会。没有允诺或没有拒绝的交往是同样不可想象的。
拒绝,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条件有限,可能是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可能是我们不得不兼
顾第三者的利益,也可能是对方的要求不合情理。总之,理由可能是很多的。但是,纵使我
们的理由有千条万条,由我们的拒绝所引起的对方的心理抗拒以及由此产生的消极情感后
果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使这样的消极后果能降低到最低限度,公关人员应当学习和掌握
一些拒绝的礼仪技巧。
该说

“不”时就说“不”。

在社会交往中,经常会遇到许多社会组织、群体或个人有求于你的时候,这些期求多数情况
下又是不能全部满足的。例如,朋友请你聚会,你却不得不加班;上司让你晚上加班,你却
必须照顾身边无人照料的生病的孩子;邻居托你出差时捎带东西,你却因日程太紧,没有
时间关照此类事情;外单位来你公司要求采购紧俏商品,而你公司确已无能为力;某公司
代表的请求有违国家法规等。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一概承诺?不可能,也办不到,
如果都答应下来,最后只能落得个

“言而无信”的坏名声。支支吾吾,不置可否?也不合适,

对方会以为你不负责任,缺乏能力。
不予拒绝的理由可能很多,比如,担心伤了对方的自尊心,怕伤了双方的和气,怕由此招
来不测的后果等等,正是这样一些理由,制约着我们常常不能果断地、面对面地拒绝别人,
甚至违心地给予肯定的答复。
客观上不能满足对方,或者很难满足对方,而主观上又当面给予了肯定的承诺,其后果只
能是这样:要么自我谴责,产生自我抑制,后悔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要么勉强应付,

使自己或组织受到损害;要么

“言而无信”,可能引起对方反感,甚至憎恶。

心理学

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的心理期望值越高,其实现值往往就越低,期望值与实现

值常常是成反比的。有些场合,我们也许以为承诺是为了礼貌,是出于保护对方的自尊心不
受伤害,是替公众考虑。可是,从我们承诺的那一刻起,对方的期望值就可能达到了饱和状
态。如果最后的现实是我们的承诺根本不能兑现,对方的心理实现值就会从饱和状态一下跌
至负值状态,就有可能出现情感情绪反常,甚至失态。这个时候,因我们的

“有礼’,承诺所

引起的失礼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为了长远、有效、脚踏实地地发展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使众多的不得不采取的拒绝行为所
引起的抗拒心理和消极情绪反映降低到最低程度,公关人员应当首先自觉地建立起一种随
时准备说

“不”的勇气和自信心。

巧言诱导,委婉拒绝

 

拒绝,是一项高难度的专门技巧,公关人员应当认真学习和探讨;要善于根据不同情况运
用不同的拒绝艺术,才能收到演礼的效果。
虽然应当提倡在适时地表达

“不”,但真正能愉快地接受“不”字的人恐怕是没有的。相反,断

然的拒绝必将导致公众的不满;轻易地、直截了当地说

“不”,只会让人以为你是一个毫无诚

意的人。著

心理学

·达拉多认为,人的攻击行为的产生,常常以欲求得不到满足为前

提。如果我们一遇到需要否定的场合,就连声地说:

“不,不,不!”不仅表现了我们的浅薄

幼稚,而且很有可能破坏人际友谊,断送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毁坏组织的形象。
必须表达否定的时候,首先需要尊重对方,说话要适当、得体,会使用一些敬语,以扩大彼
此的心理距离;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亲人、熟人面前,我们总是在言语上要随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