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自动化控制软件和硬件的万能连接

——OPC 技术

主要介绍

OPC 和即插即用技术,重点对 OPC 实际应用标准的发展、技术、特点及适用范围与

接口应用作分折说明。

 

1、引言-OPC 发展的背景
   
    自动化技术人员都有一个美丽的梦想,是否可以将自动化控制软件和硬件万能连接。而
不再考虑驱动程序和接口问题,即非常简单的

Plug&Play{即插即用}。使用 OPC(用于过

程控制的

OLE),可以帮助实现这个梦想。当然用户对此很感兴趣。并且首先赢得了自动化

软件制造商的支持

-OPC 的第一批产品己先于标准化委员会确定的日期投放市场。

    
    在以前的自动化领域的通信技术规范方面,很少有象 OPC 新技术标准那样能引起如此
强烈轰动。

OPC 是用于过程控制的 OLE(OLE for Process Control)的首字母缩写词,在今

天已经理所然地被自动化组件的制造商逐步发展成一个事实上的新技术标准,而所谓

OLE

含义是对象链接及嵌入

,用于过程控制。

    
    当今,软件在自动化领域内使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无论项目是否涉及到操作、可视化、
数据存档或控制,向纯粹的、基于

PC 的软件解决方案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时间已经

证明,这些软件解决方案不再是开发单个的块,而是由专用的单个软件组件组成。采用可重
复使用的模块以及利用这些模块所具有的柔性构成整个系统,其能力似乎是没有什么能替
代的,唯一例外的是通信接口的不兼容性。用于适配通信接口的时间和资金是必需要投入的,
其目的是将这些软件模块组合在一起。由此开发出了数以百计的通讯接口软件程序,例如,
用于过程控制或可视化系统与外围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程序。但是,与此同时,亦显著增加
了成本。
   
    而 OPC(用于过程控制的 OLE)为这种情况提供了一个补救方法:OPC 使诸如软件连接

 

器等软件组件组合在一起,这些组件不需要特殊的适配就能相互通信。 因此,即插即用在
自动化中成为现实。于是就可回答为什么需要

OPC 的问题?

    2、为什么需要 OPC

    具体可从以下二点说明:
    
    第一、对于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为了实现不同的硬件和软件所构成的计算机之间的数据
交换和通信,必须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开发独自的通信程序。但是正是由于现在有了数据交换
和通信的工业标准,才有可以实现像互联网那样,使不同的计算机相互连接为巨大网络。所
以在开发企业的信息系统时,若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数据库和客户

-服务器接口,可以使有

效的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应用程序本身功能的开发中去。
   
    第二、工业制造系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也就是使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的机器设备无须特
别的软件开发就可以互相连接。例如在实现象图

1 那样多层生产控制信息系统时,从处理设

备数据的现场设备层,到进行过程处理的过程控制系统层,以至最上层的生产管理层,建
立和普及一个有效的数据交换工业标准将是当务之急。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微软

Wind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