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行为金融理论下的投资模型与策略分析

  【摘要】

 行为金融理论是西方国家金融研究和实践的前沿领域,其出现弥补了现代金融理

论在个体行为分析方面的不足。其投资行为理论模型及投资策略从学科之外寻求推动金融学

发展的新动力

,为理解金融市场及在我过证券市场中的应用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行为金融;投资模型;投资策略 

  

 

  行为金融理论将心理学中行为科学理论融入金融学中

,从微观个体及产生该行为更深层

次的心理、社会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本质

,它将投资决策看成是投

资者在一种心理上计量风险与收益并进行决策的过程

,是经济行为科学化研究方法的一种价

值分析回归。

 

  

 

  一、行为金融投资理论基础

 

  

 

  

1.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行为金融研究中的代表学说

,由 Kanhneman 和 Tversky(1979)通过实验对比

发现

,大多数投资者并非是标准金融投资者而是行为投资者,其行为并不总是理性和风险规避

的。与传统预期效用理论的区别主要在于投资结果相联系的决策权重

,反映决策者对结果的

主观价值判断

,是对应变量 xi(如财富)的增函数。期望理论表现为加权

“价值函数”的最大化,

其权值是真实概率的函数。行为金融投资者的效用有别于传统预期效用理论

,在期望理论的

“价值函数”中是一条中间有一个拐点的 S 形曲线(见图 1)。该函数是定义在某个参照点的利

(或损失),而非一般传统理论所重视的期末财富,包括三方面内容:决策值的价值函数定义为

对参照点

(其具体位置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因素)的偏离,函数曲线上各点的斜率为正;价格函数

在收益状态

(正向)为凹函数(体现为风险回避,即在确定性收益与非确定收益中偏好前者),在

损失状态

(反向)为凸型(体现为风险爱好,即在确定性收益与非确定性收益中偏好后者);价格

函数损失状态的斜率大于收益状态的斜率

,即损失给个体带来的痛苦程度比相同量收益给个

体带来的愉快程度要大。随着收益的增加

,其满足速度减缓。期望理论以加权

“价值函数”的形

,很好地解释了金融市场中的异常现象。 

  

2.行为组合理论(BPT) 

  随着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

,将行为金融理论与现代金融理论结合起来,对现代金融理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