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关于设计市场和建筑师职业道德的七个思考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基础建设的持续繁荣,导致我国建筑市场已经成为全世
界最令人垂涎的市场之一。在中国,一些建筑师数年的设计工作量可能是欧洲或者其他区域
的建筑师需要用一辈子去完成的工作。也许所有的问题都恰恰根源于此。

采集者退散

  作为一名建筑界的普通从业人员,近十年来目睹了建筑界众多之怪现状,而愈演愈烈!
我认为,建筑不是象牙塔中任人把玩的什物,建筑师也不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中国处于这
个飞速发展和建设的时代,建筑界以及建筑师们理应唤起更多的职业良知、以更规范的职业
道德来约束自己、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作者手记 

  现状之一:自命大师与过度炒作

   

  

2003 年 11 月在北京某会所举办的一次活动邀请了国际建筑大师屈米(Tschumi)和

普里克斯(

Prix)。主办方邀请 Z 大师到场。在活动后晚宴的餐桌上,此大师语出惊人,直

言中国建筑现已进入

“后 Z 时代”。在座人士从未听说有过“Z 时代”,更遑论“后 Z 时代”;

何况旁边桌上就坐着两位国际大师,也尚未有幸代表

“屈米时代”或“后屈米时代”!此言竟

从当事人的嘴里那么自然而然的说了出来,不能不让人赞叹当前某些中国建筑师之厚颜。

来源:

www.exam da.com

  曾经有一位著名学者自嘲说:年轻时我最喜欢挑战权威,于是上帝对我的最大惩罚就
是让我最终成为了权威。然而在中国建筑界有一些人似乎从来不惮于,甚至热衷于成为权威。
因为年轻时机缘巧合做过一个社会影响力比较大的建筑、因为在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设计单
位里担任要职、因为国外镀金回国出道的时间比较早一点、因为有一个在行业里还算显赫的
家世、因为参加过一两个世界上的建筑交流活动多认识几个外国建筑师、因为任何一个可以
拿出来说事儿的理由,此人就成其为

“大师”了! 

  可笑的是一些暴发了的

“建筑追星族”,以建筑之名行炒作之实,最终实现的是发展商

与建筑师的双重炒作。如果说五十年代的建筑大师是站在了国家大规模基础建设的肩膀上,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九十年代以后的所谓大师,有几个不是靠知名发展商的追捧而出名的
呢?

 

  在前述的活动中,中方安排屈米等两位建筑大师参观前段时间在国内建筑界里炒作过
的位于长城脚下的某堆

“知名”项目。两位国外建筑大师下车后只看了一幢房子,就表示对这

类设计毫无兴趣,坚决要求立即返城参观四合院等传统的中国建筑。看来中国的新式花瓶毕
竟也就是花瓶而已,难抵老祖宗的古董魅力。在真正的世界级大师面前,中国有大师吗?

 

  现状之二:崇洋媚外与盲目排外

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

(www.Exam da。com)

  国家大剧院的方案出现在长安街南侧、人民大会堂的旁边,引发了一场争议。可以想见,
如果这个创意出自国内建筑师之手,甚至根本就不会有机会呈现在世人面前,并最后成为
了中标方案。

“水蒸蛋”形的方案实施了,一时各种非议纷至沓来,然而细究其中真义,无非

还是非理性的感情宣泄,而不是理性和严肃的学术探讨。然而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在争论告
一段落之后,

“水蒸蛋”的设计师在法国巴黎的另一宏伟巨制竟然出现了工程质量问题!洋

大师设计的工程也会出问题?这个新发现的论断一段时间也掀起对洋大师们设计方案的更
为猛烈的论辩高潮。

 

  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领军人物法国的勒柯布西埃(

Le Corbusier)是一个激进的“彻

底砸碎旧世界

”(tabula rasa)分子。他早先曾提出一个规划方案,建议把巴黎市中心拆

为平地,全部推倒重来,建设高楼林立的

“光明之城”。幸亏这个近乎疯了的计划没有在巴黎

付诸实施。但是,这位乌托邦主义者,以及一批将中国各地城市当成

“建筑试验场”国外建筑

师们依然被中国的建筑业界顶礼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