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商场现代化》2007 年 12 月(中旬刊)总第 524 期

流 通 论 坛

韩国百货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1905年以经营妇女

用品和日用杂货为主的日资

“三井中商店”

在韩国大邱开张;1906

年日资“三越和服店京城办事处”在首尔成立。不过,韩国真正
意义上的现代百货店是1930年开业的日本三越百货公司所属的首
尔分店(现为新世界百货店)。韩国最早的民族百货店是开设于
1931年的和信百货店。后来,和信收购了民族百货店“东亚”,成
为韩国首个实行多店铺经营的百货公司。1990年之前,韩国对零
售业并不太重视,

零售业是由为数不多的百货店和为数众多的中

小零售店构成的极端二元结构。百货店基本上集中于首尔,在首
尔以外的三大都市中,釜山没有百货店,大邱也只有大邱百货店
和东亚百货店两家。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遭遇金融危机
和折扣店等其他业态的竞争,

韩国百货店经历了三次结构改革。

一、第一次结构改革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韩国百货店数量激增,竞争日趋白热

化,一些缺乏资金实力的百货店开始破产。1995年8月~1998年
4月间有24家企业计52家店铺破产

(Korea Retail Research Group,

1999)。破产的原因是:1996年临近流通市场开放之际投资过度、
外部资本依存型投资过度、高贷款利率、母公司的破产、对收购
无防备、

经营者盲目自信、

非成熟的市场营销战略等,

再加之1997

年遭遇金融风暴。因此,1998年就成了韩国百货店有史以来销售
额降幅最大的一年,也是业界重组的一年。1998年韩国百货店销
售额同比下降 9.8%,市场占有率也从 12.3% 降至 11.5%。地方
百货店和中小百货店的效益滑坡尤为严重。

三大百货店因新店开

张和接管不良企业等因素,销售额只有小幅增长。1998年新开百
货店仅有乐天的光州店等2家(韩国连锁店协会,1999)。

1999 年由于收入增加,大伤元气的消费者心理很快得以恢

复,百货店销售额同比增长 7.4%,为 12 兆 7 千亿韩元。这与宏
观上的景气上升,百货店为区别于折扣店采取专门化、高档化经
营路线,以及通过提供赠品、强化促销等因素不无关系。乐天、
现代、新世界三大百货店的销售额同比增加了 27%以上,乐天总
店 1999年销售额突破 1兆韩元,创下了国内百货店单店的记录。
由于因资金状况不佳而暂时没有开业的新店重新开业、

乐天接管

Chong的Bluehill和东亚城后开出盆唐店和富坪店,

在一山还新开

了大型店,因此,三大百货店的市场占有率超过 60%,百货店业
寡占趋势进一步加强(参见表1)。但是在形势趋好的同时也存在

韩国百货店业的

结构改革与营销创新

孙海涛 渤海大学管理学院

[摘 要] 韩国百货店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对其发展过程

的研究发现其改革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迅速扩张阶段、
第二阶段整合及多角化经营阶段、

第三阶段寻求海外发展扩张阶

段。

对其研究将对我国百货店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有很多借

鉴之处。

[关键词] 百货店 结构改革 营销创新 VIP

省了基础建设的巨额成本和耗费的建设工期,又无形中增加了各

零售商的利润。联盟中各零售商所需的成本只是实际的货运量带

来的变动成本, 节省下来的资金可投资于自己的核心业务活动如

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活动, 这实际成为各零售商变相的利润增

加点。

(4)商品条码和标签的统一制定和分散粘贴是实现快速共同配

送的必要条件

条码技术是对配送货物信息的最佳数据采集手段,通过条形

码技术对有关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替代原有人工记录信息的操

作,可避免由于重复、繁琐的人工操作所造成的信息错录,同时

提高工作效率。动态联盟的共同配送是在没有专门的配送中心的

情况下推行的,只有商品条码和标签的统一才能实现信息化管理

系统的快速识别与配送计划及时设定;由信息化管理平台统一协

调的、分散在各零售商仓储区的配货、理货、配载、配送才能步

调一致,有效地缩短做出正确决策的前置时间,实现即时共同配

送。条码的统一制定和使用,能保障信息采集的准确性,使之能

准确、及时地采集到过程信息,帮助联盟配送极大地提高作业效
率和管理水平。

四、实施共同配送的发展策略
1 . 发挥联盟中核心企业的引导与协调作用

送货环节上的共同配送对外是一个集团,对内可以算是个小

型的供应链, 必然需要一个核心企业的主导与推动。供应链本身
是一个以核心企业为龙头, 双向选择、优胜劣汰的动态结构。核

心企业也是供应链上的一环,要发挥联盟中核心企业的引导与协

调作用, 为这个供应链配送环节的快速响应能力提高做出贡献。为
此, 一是要通过业务经营的示范效应来影响联盟中其他成员规范商
品打码、包装、信息即时录入等业务; 二是要通过对全联盟储存空
间、运输车辆的统一调配来促使共同配送的高效运行。核心企业
如何通过自身的业务示范与协调指导更快、更好、更多地响应客

户需求, 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是能否成功实施共同配送的关键。

2.逐步扩大联盟客户数量与配送商品总量,实现共同配送的

规模经济

国际公认的连锁企业盈利点是在 14 家以上,而我国商业企业

的物流配送有 74% 是由供货方完成的,依靠第三方物流机构和自
营配送的企业占的比例不高。虽然物流成本被推给了供货商,但

是零售企业丧失了对整体市场需求变动的快速响应能力,但快速
响应能力无疑是当前激烈竞争环境下零售业的利润实现模式。实

施送货环节的共同配送,局部、小范围的连锁是提高零售业快速

反应能力的初级途径,但要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最终目的

必然要逐步扩大联盟客户数量与配送商品总量,实现共同配送的
规模经济。

从配送商品数量规模而言,其规模的确定并不是一个定量,

而是一个变量。它是相对于联盟内的总有效库存、所有车辆日配
送量总计、所有连锁店铺配送间隔期而言的。

参考文献:

[1]章劲松:中小企业如何确立供应链中的相对优势地位.现代

物流报,2006.11.10

[2]关志民 谭凌等:基于运输规模经济的连锁门店最优订货频

率.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

[3]翟维丽 李 铁:连锁经营超市物流配送的对策及措施研究

[J].时代经贸,2006.2 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