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现代建筑的美学思考

 摘

 要:中国现代城市建筑作为现代艺术的一部分,在艺术层面上,依然承担着现代艺术

的使命。本文从建筑美学的相关概念出发,探讨了技术性关学特征、和谐的特征、可持续发展
的环境特征等现代建筑美学特征,并从理性与感性、推陈与出新两方面阐述了侧重于创造美
的美学范畴。

 

  关键词:代建筑;美学特征;美学范畴

 

  

 

  

1 前言 

  建筑作为一种实存的文化载体。它镌刻着一个民族、地域、社会的生存、延续、衰退、消亡
的历史过程,凝聚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人以无限的遐想、灵魂的震撼和强烈的美感。
然而美的涵义是伴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的,同时代和社会塑造了不一
样的美学思想潮流。在当代中国,美学思想由注重客体研究的客观倾向走向注重主体研究的
主观倾向,美学范畴由单元转向多元。

 

  

2 当代中国建筑美学的相关概念 

  自

2O 世纪初以来,我国建筑始终在”完全西化“,“民族形式”和“折中主义”的主线下发

展,但自上世纪

9O 年代以来,建筑艺术设计在处理传统和西方现代风格的问题上变得理

性起来,强调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引入西方现代观念,但不可否认,大众在建筑鉴赏与建
筑消费上还未真正上升到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上来。

 

  

2.1 美学和建筑美学 

  传统美学关于美的观点有两种:一类观点认为

“美”在主体,即“美在心”另一类观点认

“美”在客体,即“美在物”。这两种观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将审美客

体与审美主体

,与物一元对立。从伦理层面或认知层面得出审美活动有别于其它活动的特点。

遮蔽和忽视了

“美”的生存论意蕴和本体论意义。总之,至今大部分观点仍然是认为所谓的美

学,一直是审美心理学、艺术社会学和美的哲学这三者某种形式的结合。建筑美学理论体系
包括

4 个层次的研究内容:美的哲学、艺术社会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实践。笔者认为:建筑

美学是研究建筑与环境美的本质规律,研究建筑审美经验

,析建筑相关要素之间的审美关系,

且探索建筑艺术实践方法的学科。

 

  

2.2 建筑审美 

  建筑的美是客观存在的

,也是有规律可寻的,而审美却是随时代、地域等因素改变的。它需

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的建筑能达到审美要求

,体现美的存在。审美标准是社会意识的组成

部分,作为人们审美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影响着建筑美的评价。然而,审美标准不可能一成不
变,它以社会实践为出发点与归宿。一般来说。建筑审美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入手,内容
包括社会伦理、宗教观念、应用性、思想性等方面,形式包括感观、装饰、质地、色彩形态、空间
组合等。建筑审美来源于对建筑空间的体验和对环境的心理感受。然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高科技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影响着人们的感知方式、思维方式
和认知方式。这种变化表现在审美习惯上。具体说,就是单一式审美向多元化审美拓展,深
度性审美向表层化审美拓展。

 

  

3 中国建筑美学特征 

  

3.1 技术性美学特征 

  技术性的美学特征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它在现代人的审美活动中扮演着越
来越重要的角色。现代建筑的

“轻、光、挺、薄”与古代建筑的“粗拙”、“繁褥”的形象差异,主要

表现在技术手段之间的差异。一般而言,技术愈成熟,愈先进,就愈能解决规律性与目的性
的矛盾从而更能达到美的境界。反映到实践中,需要按照技术规律来造型,即是建筑界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