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1. 名词解释题(6*3

’)

1.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

Surface Active Agent,或 Surfactant,简写 SAA):是一

种具有表面活性的化合物,它溶于液体,特别是水中,在低浓度时也能在液体或气体表面
或其他界面上定向吸附,使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显著降低。
2.CMC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开始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简称

CMC。
3.

    

农药原药

由专门的化工厂生产合成的农药,它含有高含量的农药有效成分(

Active 

ingredient, 简称 AI)及少量相关杂质。
4.

        

乳油

乳油(

Emulsifiable concentrate,EC)是指将原药(原油或原粉)按一定

比例溶解在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等)中,再加入一定量的农药专用乳化剂与其他
助剂,配制成的一种均相透明的油状液体,它与水混合后能形成稳定的乳状液。
5.

    

表面张力

液体表面分子向心收缩的力。

6.

      

悬浮剂

固体原药分散、悬浮在含有多种助剂的水介质或油介质中能流动的高浓度黏稠

剂型。以水为介质的浓悬浮剂常简称为悬浮剂。
7.

        

胶束

两亲分子溶解在水中达一定浓度时,其非极性部分会互相吸引,从而使得分子

自发形成有序的聚集体,使憎水基向里、亲水基向外,减小了憎水基与水分子的接触,使体
系能量下降,这种多分子有序聚集体称为胶束。

.填空题(1’/空,51’)

1.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点是具有两亲性的分子结构,在溶液中表面活性剂表现出两点
性质:

1)在气液界面上定向排列,形成单分子膜;2)达到临界胶束浓度后可以形成胶束。

2.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加工及应用中的作用常为润湿作用、分散作用、乳化作用、增溶作用和洗
涤作用。
3.有关分散作用原理,较为成熟的三大基本观点是分散剂吸附机理、分散粒子的表面电荷和
空间位阻。
4.乳化作用形成乳状液,分散作用形成悬浮液。
5.增溶作用形成胶体溶液,溶解作用形成分子溶液。
6.按粉剂细度及特殊用途划分,粉剂分为一般粉剂、无漂移粉剂、超微粉剂、追踪粉剂与浮游
粉剂。
7.粉剂、可湿性粉剂和可溶性粉剂的使用形状分别为固态、悬浮液和溶液。
8.在农药剂型加工中 EC、WP 的英文全称分别是 Emulsifiable concentrate、Wettable 
powder,代表的农药剂型分别为乳油和可湿性粉剂。
9.可湿性粉剂的主要性能要求有湿润性、悬浮性、起泡性、流动性、分散性、水分含量、细度、贮
藏稳定性。
10.农药剂型中着色剂除了与一般物质区别起警示作用,同时起到产品分类作用,黑色代
表杀菌剂,红色代表杀虫剂,绿色代表除草剂。
11.可湿性粉剂悬浮率测定中,悬浮率公式 x1%=10/9*(m1-m2)/m1*100,其中 m1
代表称取的样品量,

m2 代表残留的质量。

12.按粒子大小,可将粒剂分为大粒剂、颗粒剂和微粒剂。
13.对可湿性粉剂来讲,湿润性有两大含义:1) 药剂本身倒入水中能被水湿润下降形成悬
浮液而不是浮在上面;

2) 药剂的稀释液(悬浮液)充分地湿润植物和有害生物体的表面,

使药剂成分发挥触杀和胃毒作用。
14.填料本身无药效,主要对原药起稀释作用和吸附作用.
15.按分散介质不同,悬浮剂分为水悬剂、油悬剂和干悬浮剂。

.作图回答(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