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雨水利用的科技需求

  

1.雨水利用现状 

  甘肃省位于祖国大陆腹地,远离海洋,水资源匮乏,降水量稀少,天然降水在季节上
分配严重不均,加之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相对集中,降水季节与农作物生长需水时节不
相一致,天然降水不能被有效利用,是典型的旱作农业生产地区。受水资源短缺因素的制约,
该地区人们生活、生产用水得不到保障,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要从根本上解
决本地区的发展问题,首先和关键的是要解决好水的问题。雨水作为本区域内唯一可供利用
的水资源,人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甘肃省的雨水利用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在充分利用雨水资源,解决人畜饮水,发展庭
院经济,进行大田作物灌溉,特别是塑料大棚蔬菜灌溉和设施农业生产方面取得了显着成
效,从而实现了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目前有关利用雨水,发展旱作高效农业的技术体系已
经基本形成,农业产业化也已初见雏形。在雨水的多元化利用、深层次开发、规模化发展、高
效益产出方面有了一定的工作基础,实现了雨水资源综合开发、持续利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
的重大突破。目前,雨水利用已实现了从灌溉低产出农作物向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过渡,而
且与之相配套的技术体系已经形成并在生产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甘肃省的雨水利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范围的解决了我省干旱山区的农村人
畜饮水问题。通过

“121”雨水集流工程的实施,建成以混凝土为主的各种集流面 3716 万 m2,

全省范围内稳定解决了

131 万人和 118 万头(只)牲畜的饮用水问题,同时发展高效灌溉

庭院经济作物

15.5 万亩;二是针对甘肃省旱作农业的特点提出并大面积的实施了集雨节灌

工程。甘肃省中东部旱作农业范围十分广泛,绝大部分地区完全以雨养农业为主,是典型的
靠天吃饭地区,天然降水的多寡决定着农业生产的丰歉,因此也决定着群众生活水平的高
低。我省从

1996 年起就大规模开展了集雨节灌工程,发展速度很快,效果非常显着。在截止

2000 年的 5 年时间里,全省共建成各类蓄水窖(池)151.5 万眼,年可蓄集雨水近 1 亿 m3,
灌溉各种作物面积

354.6 万亩。

  

2.存在问题

  

2.1 集流面防渗材料方面的问题

  从工程建设本身来看,雨水利用的关键集中在集流面上。

“121”雨水集流工程的集流面

主要是采用混凝土硬化庭院,而集雨节灌工程则绝大部分以改造利用现有的公路、农用道路、
场院和荒山、荒坡等作为集流面。但随着工程实施规模的不断增加,工程建设的难度越来越
大,可供改造利用的现有集流面越来越少,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集流面的建设问题。从技术、
经济双重角度来讲,目前用于集流面防渗的材料也仅为以混凝土为主的为数不多的几种,
而以集雨节灌为主的雨水利用大部分集中在干旱山区,不仅经济贫困,而且砂石材料运距
遥远,大面积建设专门的混凝土集流面很不现实,集流面已成为制约雨水利用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