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以美国为代表,自泰勒以下的科学管理等西方管理方式,极大的提升了体力

工作者的生产率,进入 21 世纪,这种方式对知识型员工越来越不适应,正如管
理大师德鲁克所言,知识型员工的解决方案将在东方出现…… 

今天为什么需要任职资格管理 

                                  ——知识型员工的管理解决方案 

 

当代最牛的管理大师(因为大家都称他为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先生仙逝之前,留下一

本管理著作,讨论的是 21 世纪最重要的管理命题——如何对知识工作者进行管理的问题。
遗憾的是,大师却未能留下答案,因为穷其一生对西方管理的研究,发现自己无法回答这个
问题,因为问题的答案只能在东方出现,在该书的最后一段,大师总结道:“我非常希望日
本能找到一个解决方案……因此日本的解决方案将成为各国效仿的典范。” 

大师为什么会这样说? 
西方管理的硬伤 
上世纪中下叶,日本在电子工业领域长驱直入,令西方企业节节败退,促使西方人去研

究东西方的管理差距问题,结果他们发现,西方的管理,例如美国,擅长于硬因素的管理,
如战略、结构、制度,而日本企业除此之外,更擅长于软因素的管理,即使命、人员、能力、
管理风格等。最后的结论是,曾经是美国人积极效力并为世界各国所学习的美国管理模式正
是现在导致美国失利的根源,要弥补与日本企业的这种差距,美国需要对软因素,特别是“人”
予以更多关注。建立在以“事”为中心的基础上的美国管理模式,基本上在以劳动力为主体
的时代使美国获得了竞争优势,例如,自泰勒以下等人对科学管理的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使美国的生产率增长了 50 倍以上,但是这种把人按优良的机器运作模式而设计起来的管理
体系,终究有其限度,对体力劳动者有限度,对知识工作者更是格格不入,即使是今天美国
针对新形势下的管理工具,例如以业绩为导向的考核、职位评估等,依然带有科学管理的痕
迹,着重的是“事”而非“人”,因此在应对知识型工作者的时候不免捉襟见肘。这种美国
人曾引以为豪的、注重精确、量化、毫不含糊的“硬”性管理方式不幸成为美式管理的硬伤。
(对上述论题有兴趣者,可参阅经典畅销书《21 世纪的管理挑战》、

《追求卓越》、

《Z 理论》、

《日本的管理艺术》等)

。 

日本的成功 
日本企业则与此相反,在软性管理方面即使命、人员、能力、管理风格有着独特的优势。

这种优势得以形成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日本的终身雇员制。 

自明治维新以来的多次社会变革中,日本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它的传统文化,这使得终

身雇员制在日本企业成为可能,这种制度类似于中国古代的长工制。 

西方人历来强调个人英雄主义,鼓励竞争,但是对于知识经济下的企业而言,成功只能

是组织的成功,而一个组织要获得成功,组织内部的稳定和和谐远远比个人成功、相互竞争
所带来的短期刺激更具有决定意义。而要做到稳定与和谐,又促使企业对人赋予最大的关注,
这恰恰是日本企业管理的最大特点。 

首先,必须要有一支稳定的员工队伍。知识型工作者的一个特点是,其能力的成长是一

个漫长的过程,工作过程转化为工作产出,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唯有稳定的队伍,
才能有稳定、持续的高产出,才能在技术上不断积累、壮大;很难想象,一家核心员工(知
识工作者)不停的进进出出,平均两三年就轮换一次的企业,如何建立起强大的技术平台和
服务平台?在以知识为前提的竞争环境下,能有什么核心竞争力?这种企业的成功,基本上
就是建立在市场机遇之上的短线操作,说明确一点,有较强的投机性。 

大而言之,每个企业都稳定了,社会才能稳定,这也使企业的职责所在。今天,企业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