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交易费用视角下的金融集聚效应

    摘要:从交易费用视角看,产业集聚可以扩大市场广度,增加市场深度,从而拓展市场
范围,促进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并实现分工的利益。金融集聚作为产业集聚的一种形式,通过
和当地服务业、制造业的互动拓展了金融产业的市场广度;通过金融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
系增加了金融产业的市场深度,对区域金融产业产生积极的集聚效应,促进了地区金融业
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金融集聚;集聚效应;交易费用

 

  

 

  金融集聚是指通过金融资源与地域条件协调、配置、组合的时空动态变化,金融产业成
长、发展,进而在一定地域空间生成金融地域密集系统的变化过程。金融集聚可对区域金融
产业产生积极的集聚效应,促进地区金融业的良性发展。从产业角度来看,金融集聚作为产
业集聚的一种形式,如研究其对集群内金融机构及整个金融产业的集聚效应,可借鉴产业
集聚的相关研究思路和结论展开。

 

  

 

  一、理论基础:交易费用视角的产业集聚效应研究

 

  

 

  产业的空间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产业集聚
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产业集聚成为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热点课题。早在一百多年前,马歇尔就已关
注了具有分工性质的工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现象,他认为产业集聚具有外部经济和规模经
济,即集聚能够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集聚能够为具有专业化技能的工人提供集
中的市场;集聚使得公司能够从技术溢出中获益。

20 世纪初,Weber 从地理区位角度阐述空

间集聚,认为企业集聚主要是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劳动成本以及原料、燃料成本。

Weber 明确

指出企业在空间上集中所产生的集聚利益是通过企业间的协作、分工和基础设施的共享所带
来。

90 年代,以 Krugman 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重视区位因子,结合新贸易理论中的不完

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与区位论中的运输成本来解释空间集聚,认为是企业层次上的规模收益
递增、运输费用和要素流动的相互作用。

 

  斯密、杨格、

Williamson、杨小凯等人将交易费用理论应用于产业区经济的研究中,把地

理临近的优势解释为交易费用的节省,数量众多的、具有新人关系网络的企业们利用相匹敌
的合约力量来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和信息不对称。斯密指出:

“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

度,因此总要受到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市场要是过小,那
就不能鼓励人们终生专务一业。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不能用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生
产物的剩余部分,随意换得自己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

”简言之,劳动分工受

市场范围的限制,这就是著名的斯密定理。

 

  

 

  后来的杨格认为,仅从单个企业角度是难以理解报酬递增的,必须将企业的运作视为
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企业内部规模经济的实现需要借助于产业间的分工网络。当一个个体
或一个产业从事某种产品的专业化生产时,它必然要求与其他个体或产业之间形成相互联
系和交换关系,通过产业间的相互协调、合作以及迂回生产链条的不断加长,产生生产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