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金融投资者的套利思维

    提要现代生活中,人们所熟知或认同的观念中有这样一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
收益要求高投入或者高风险

,低的投入或者担负低的风险就只能获得低的收益,这已经成为大

众所认知的基本

“成本-收益”法则。但作为金融投资者而言所寻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如何在获

得高额回报的同时只需付出低的投资

,担负低的风险,如何通过设计投资策略,从而为自己挣

来一份

“免费的午餐”,这是金融投资者在投资活动中的核心目的。实现这个目的就要求投资

者具备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投资思维

,这就是本文所要阐述的套利思维。 

  关键词

:金融投资;套利;无套利假设 

  

 

  一、套利的基本概念

 

  

 

  套利作为金融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常被定义为这样的一个过程

:投资者通过在

多个市场上同时进行投资活动

,在没有投入实际成本的情况下却能获取无风险利润。传统意

义上主要的套利方式分为三种

:跨期套利(时间套利)、跨市场套利(空间套利)和跨商品套利。 

  跨期套利简单来讲就是当某一商品存在这种情况即

:其在不同时期的价格不同(排除正

常的时间价值

),这时投资者就会利用这种机会本着低买高卖的方式进行交易活动从而赚取

利润。跨市场套利是指当同种商品出现由于所处市场的制度、交易方式、法律政策等不同而导
致的价格不一致时

,投资者利用这种价格的不一致在价格相对较低市场买入,同时在价格较高

的市场卖出

,从而套取利润。跨商品套利就是利用两种不同的但相互关联的商品之间的价格

变动进行套期谋利。

 

  

 

  
  二、金融套利的条件

 

  

 

  套利行为的前提是套利机会

,也就是存在套利条件。市场的非均衡状态是套利行为得以

进行的条件

,如果市场运行保持均衡状态,那么也就不存在套利机会。市场均衡是一个立体的

全面的概念

,其要求市场中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之间达到协调。这说明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所

要求的条件是极其苛刻的

,在现实经济中市场运行的均衡状态是偶然的、短期的,而市场的非

均衡状态则是必然的、长期的

,这就为套利提供了可能。 

  作为金融投资者其所关注的金融市场由两部分组成

:价格形成机制和金融制度,价格形成

机制是市场运行的基础

,是金融市场运行的核心;金融制度是市场顺利运行的保障。与之相对

,金融市场的非均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价格的非均衡与制度的非均衡。对于金融市场来说,

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是指依靠市场自身的运作

,金融资产的价值能得到充分的发现,体现出合

理的绝对价格和相对价格

,形成一种价格均衡状态。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能够使市场达到并

保持均衡

,此时各种金融资产的价格都是合理的,因而也就不存在利用非正常的价格联系获取

超额收益的价格套利行为。但实际金融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由于种种因素而存在缺陷

,造成

市场的非均衡

,形成了价格间的非正常联系,这就为价格套利提供了可能。如同价格形成机制

的缺陷引起资产价格的非均衡进而产生价格套利机会一样

,金融制度的缺陷同样会引起制度

的非均衡

,并为制度套利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