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摘要:在分析当前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科技大学采矿
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建设与改革,提出了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体系改革的
基本思路,由此制订满足采矿卓越工程师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采矿工程;人才培养;卓越工程师;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郭惟嘉(

1957-),男,山东济南人,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

长,教授;刘音(

1973-),女,陕西杨凌人,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博士研究

生。(山东 青岛 

266590)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6-0045-01

  山东科技大学采矿专业已有

60 余年的办学历史,通过近年来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需求

的调研和煤矿企业对毕业生质量的反馈,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以下简称

“我校”)采矿工

程专业毕业生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明显弱化的现象,由此反映出目前传统的教学
环节已不能满足卓越采矿工程师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教育部实施

“卓越工程师计划”,探索

如何通过改革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提高学生教学效果,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相结合的卓越工程师,是采矿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研究重点。
  一、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适应性不足;
培养目标不清楚,学术化倾向严重;课程体系与产业结构调整不适应;工程性缺失和实践
环节薄弱;教师队伍缺乏工程经历;产学研合作教育不到位。
  二、卓越采矿工程师教学体系的要求与设计
  我校卓越采矿工程师的培养计划依据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工程实践

能力强、具备创新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煤矿行业工程技术人才。针对目前采
矿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卓越采矿工程师培养体系重点放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求
煤矿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照煤矿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采
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由此看出,采矿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学体系的关
键不仅在于校内实践,更在于在煤矿企业综合实践的实施效果。
  为满足以上要求,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将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与以前的

“3+1”定单

式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实施校企对接,实行

“3+1”培养模式,让企业纳入整个人才培养

过程。学生三年在校重点学习数理基础、人文管理和专业知识,第四年到签约单位进行工程
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这一培养模式既为煤矿企业培养了急需的人才,又可有效解决
就业问题,突出了对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三、卓越工程师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构建突出特色、强实践、重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采矿工程专业依托专业丰富优质的教学
科研资源,并将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贯穿整个四年的教学过程中,构建了横向上
相互关联、纵向上相互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包括系统的教学体系和强
有力的保障体系,其中教学体系是核心,主要包含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创新能
力培养体系(见图

1)。

  理论体系改革中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注意整体优化,突出特色,主要从三个方面做
起:
  第一,确定能充分体现采矿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有以下

7 门课程组成:

“岩石力

”、“煤矿开采学”、“井巷工程”、“矿井设计”、“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矿井特殊开采”。通过主干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使采矿专业课程体系趋于合理,教学
内容和教材选用也将进一步优化。
  第二,精炼教学内容,实现七个

“结合”:着眼于专业的拓展,实现煤矿开采与非煤固

体矿床开采相结合、地下开采与露天开采相结合;满足采矿技术发展的需要,实现采矿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