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英国最著名基金经理安东尼

·波顿的投资法则 

 

安东尼

·波顿(Anthony Bolton),1950 年 3 月 7 日出生于英国,是英国最著名的基金经理

和投资人。早年,他曾在剑桥大学学习材料工程学。毕业后在朋友的介绍下进入金融业。从
此波顿利用自己的才智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游资理财方法与途径。他一直都是投资界和基金管
理人士的宠儿,他不仅被认为是英国乃至欧洲

30 年来最成功的基金经理,而且还曾被《泰

晤士报》评选为史上十大投资大师,位列格雷厄姆与巴菲特之后。

 

        业界有“欧洲的彼得·林奇”之称的波顿,是富达国际有限公司(Fidelity International 
Limited)的董事总经理兼高级投资经理,其管理的富达特殊情况基金(Fidelity Special 
Situations fund)在近 30 年间年度回报率高达 20.3%,远远高出同时期英国基准股指 7.7%
的增长,这个成绩在任何信托基金,或者开放式投资公司的排行榜上,都保持着最佳纪录。

 

也许有很多人都能进入

“欧洲最佳投资人”的候选名单,但是伴随而至的可能是更多的争议。                       

然而,现年

58 岁的波顿,却一直都是投资界和基金管理人士的宠儿,他不仅被认为是英国   

乃至欧洲

30 年来最成功的基金经理,而且今年还被《泰晤士报》评选为史上十大投资大师,

位列格雷厄姆与巴菲特之后。

 

原因只有一个

——业绩为王。 

投资理念

 

逆向进取

 

        外表儒雅的波顿在做投资时却更像一个叛逆的斗士。和大多数共同基金经理不同,他的
操作更为激进,选股更为独特,不去和参照基准作比较,他的目标是在长期内尽量获得最高
的年平均收益,哪怕这样做会导致业绩在单个年份中出现大幅波动。

 

        他管理的“特殊情况基金”一直坚持逆向投资的理念,标的是那些净资产、股利收益率或
每股未来收益被低估,但却具有某些潜在因素可以提升未来股价的公司。这些公司有

“商业

特权

”(business franchise),使其在未来十年在行业中占据翘楚地位,并且价值持续增长,

同时具有内生力,其生存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并且能在中期经营中产生现金流。

 

“现金回报率是评价一家公司吸引力的最终尺度。如果要在现金流和成长率之间作出选择,
我更倾向于现金流。

” 

        此外,波顿眼中的优秀管理者应该有战略眼光,并对公司的日常运营和财务管理都了如
指掌,而且应该是坦诚地直面投资者的。

 

        在上世纪 80 年代末,在一次公司实地拜访后,波顿抛售了其投资组合中的一只重仓股
——西班牙集团公司 Torras Hostench。因为,虽然这家公司得到了科威特投资局的青睐,
但其总裁时刻需要保镖跟随的异常情况使得波顿对其公司管理层的信赖大打折扣。

 

事实证明,波顿的直觉是对的,这家公司后来成为西班牙最大的破产公司之一。

 

信心最重要 

 

        对波顿而言,在投资股票时,最重要的不是目标价格,也不是资产配置,而是信心。 
波顿认为,通过预测公司的未来业绩来给出具体的目标价位是不可能的,因为短期股价是买
卖均衡的结果,而这个均衡是脆弱的,很小的市场变化就会引起波动。他甚至建议投资者

“忘

记买进股票的价格

”,不要让股价成为自己的心理障碍。因此,波顿做得更多的是定期复核

投资理由和评估信心程度。

“如果公司状况持续恶化,就应该坚决抛售。为证明自己当初买

进的理由是正确的而继续加仓想把钱赚回来的做法是危险的。你不可能用亏钱的方法把钱赚
回来。

” 

        在建立投资组合时,波顿首先要问自己的是“我的投资组合是否与我的信心程度相匹配”。
在选择个股方面,他也只选那些被严重低估的股票,如果对一只股票没有信心,即便是指数
中的权重股,他也决不买进。开始时,他只在一只股票上投入资产组合的

0.25%,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