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摘要:《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其在中药学的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现行《中药药剂学》教学模式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具体措施,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中药药剂学;教学模式;措施
  中图分分类号:

G42

  

[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复方中药制药研究创新团队(No.2011-CXTD-13);北京中

医药大学校级教育科研课题(

XJY12041)

  《中药药剂学》作为中药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中药学的教育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位置,教
学过程中应重视教学模式的先进性、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衔接性,体现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

主体

”的理念,因此加强对《中药药剂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对培养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和学科发展建设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1.《中药药剂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无法体现学生在教学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单向性的知识传授为主,重教轻学,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
认知体,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对课堂知识学习和课外知识的拓展没有足
够的兴趣,缺乏逆向思维、大胆假设和挑战权威的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钻研的习惯。
  

1.2 各教学环节独立,缺乏应有的联系

  中药药剂学的实践性较强,教学中必须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传统《中药药剂学》的理
论教学单纯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与实践的衔接不够紧密,实验教学虽然占据了教学的相
当一部分内容,但往往只是被作为理论学习的一种辅助手段,教师只是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内容,不能体现实验教学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1]。理论教学是实验教学

的基础和铺垫,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目的和延伸,两者紧密的衔接起来才能使中药药剂
学的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1.3 教学形式单一

  中药药剂学和其他很多学科一样,教学形式单一静态,课堂上教师根据板书讲课,学
生听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少,教师不能及时的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理论
知识枯燥,教学形式单一,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在《中药药剂学》的教学中,应积极大胆的借鉴新的教学改进措施,丰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现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符合全面推进素质教学的要求,也不符合学生身心
全面发展的需求,教学效果不佳。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中的一些问题,探索改进中药药
剂学教学模式和方法有很大的客观必要性

[2]。

  

2.《中药药剂学》教学模式改进的具体措施

  

2.1 实行

“导学式”课堂教学

  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体的模式,建立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及“以学定

教、先学后教

”的新型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角色转化、学生学习方法及教学方式,深化课堂

教学模式的改进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充分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预习、听课及课后拓展三个环节,不能把学生的学
习局限于课堂听课,而应让学生在课堂听课前,就对章节的知识点、要点和难点有一个大概
的把握,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量,对预习内容提出见解和疑问,并试着去解决问题,培养
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在学生预习阶段,教师也要适当的参与,可以在上
课前以邮件的形式对学生提出问题和布置相关话题,让学生预习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培
养学生积极思考与整合信息的能力。高校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高校学生拥有更多可以自
我支配的时间,学生应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在课前组织分组讨论,这样既增加了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