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用水面临巨大挑战,提升农田水利用效率

对解决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缺水问题至关重要。本文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农艺节水进行了相关
的探讨,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农艺节水;农艺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农艺节水是根据种植区的气候、地形、经济等因素,选用节水抗旱品种,改革耕
作制度和种植制度,通过农业综合技术,充分利用各种形式水资源,抑制土壤蒸发,提高
作物水分生产率,达到节水高产目的,是众多节水环节中较为关键的一环。农艺节水与农业
生产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可大范围内发挥实效,更能体现节水的实质。

 

  

1 农艺节水技术的各种应用模式 

  

1.1 纳雨蓄墒耕作技术 

  包括深耕深松蓄墒、耙耱保墒、镇压提墒、中耕保墒蓄墒等。

 

  深耕镇压相结合,打破犁底层,促进土壤熟化,加厚活土层,改善深层土壤的物理性
能,减少土壤机械阻抗,有利于作物根系向深层土壤延伸,增加植株对底土水分和养分的
吸收范围,扩大营养面积,促进作物高产。耕松后雨水迅速入渗,起到蓄水保墒的作用,可
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利于有机物分解,消灭杂草,防止作物病虫害发生。耙耱使土壤细碎
平整,耕层土壤上虚下实。镇压是用不同形状和轻重的农具镇压土壤,冬春季节避免跑风漏
风,早春季节有利于底墒深墒向上传导,播后压使种子与土壤密切结合,利于种子吸收水
分并及早发芽。苗期雨后适墒中耕松土,改变土壤结构,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免耕措施是在
尽量不耕翻土壤的条件下,尽可能保留前茬作物残存茎叶及根茬,并采用化学锄草和病虫
害防治。这种耕作栽培的特点不破坏土壤结构,保持土壤原有的物理性状,使耕作层保持良
好的水分状况。免耕增产是由于非耕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尤其作物苗期阶段的土壤墒情状
况。另外应用模式还有等高垄沟种植法、水平等高耕作、水平梯田耕作等蓄水保墒耕作方式。

 

  

1.2 农田覆盖技术 

  包括砂石覆盖、秸杆残茬覆盖、地膜覆盖。

 

  砂石覆盖是我国半干旱地区的抗旱保墒增产措施。做法是把卵石、砾石与粗砂、细砂平铺
在经过深耕、施肥、压平以后的田地上。长期实践已证明,覆盖后的砂田比无任何覆盖的土田
有突出抗旱、压碱、增产的作用。

 

  地膜覆盖是利用厚度为

0.002~0.02mm 的聚乙烯塑料薄膜覆盖在地表的一种保温提墒

措施。薄膜凝集从土壤蒸发的水量回补土壤水分,形成耕层与地膜的水循环体系。在减少土
壤无效蒸发的同时,减少土壤积盐,保护耕地免受风蚀水蚀。增强地面反射光与散射光,增
加叶面下部光合强度,高寒地区提高地温

2

℃~4℃,延长生长期,提早上市。存在问题有

地膜覆盖早衰问题,病虫害问题,地膜残留问题。

 

  秸杆覆盖是利用秸杆等性质的作物覆盖土壤表面的一种增温保墒措施。可避免因雨滴的
直接冲击在土壤表面形成不易透水透气的土壤板结硬壳,减少径流,增加降雨直接入渗量
防止风蚀水蚀。覆盖割断了蒸发层与下层土壤的毛管联系,减少土壤空气与大气的乱流交换,
有效抑制蒸发,进而抑制盐分累积。覆盖在地表形成土壤与大气热交换的障碍物,防止太阳
直接辐射,并减少土壤热量向大气散发,缓解气温激变对作物的伤害。覆盖秸杆经微生物分
解转化形成腐殖质,能提高土壤的缓冲性能并可和碳酸钠作用形成腐殖酸钠,降低土壤碱
性;还能刺激作物生长,增强抗盐能力,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孔隙度增加,透水性增
强,有利于盐分淋洗,同时使毛管作用减弱,有利于抑制返盐。秸杆覆盖需考虑覆盖量和覆
盖时间及覆盖可能引起的病虫害滋生。覆盖量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而定。如较湿季
节或较湿土壤带,覆盖量过多造成土壤过冷或过湿,作物生长不利。干旱季节和地区,加大
覆盖量,有利于覆盖保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