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我国证券投资者行为及证券投资策略分

    证券市场自诞生以来已经有 200 余年的历史,其发展与运作日趋规范、合理,但不同的国
家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别,行为金融理论投资策略所起到的作用、发挥的效果
也会有所不同。中国股票市场发展至今只有

10 余年的时间,与西方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相比,

不仅市场制度建设方面不够完善,作为市场参与主体的投资者在投资理念、投资知识和技能
方面也不够成熟,投资者非理性交易行为特征比西方发达证券市场表现更为显著。中国股票
市场投资者行为认知偏差加大了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削弱了股票市场价值发现、资源配置
功能,降低了市场的有效性,因此运用行为金融学理论分析中国股市是适当而且必要的。

 

  

 

  一、行为金融理论概述

 

  

 

  行为金融理论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综合现代金融理论和心理学、人类学、

决策科学等学科而形成的综合理论,它是金融经济学家在研究金融市场

“特异性”过程中形

成、完善并把人的有限理性引入其中的理论体系。长期以来,传统金融理论是以投资者理性、
市场完善、投资者效用最大化等作为假定前提,认为证券市场的价格不仅是理性的,而且包
含了所有市场信息。而行为金融理论则认为,证券市场存在着诸如短期证券价格的动力效应、
长期市场价格的逆转和资产价格高波动性等非常规现象,因为投资者并非在任何环境下都
能够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有些时候投资者往往会因后悔厌恶、过度自信、反应不足等心
理因素而产生投资行为偏差和反常等系统性错误,从而导致金融市场的

“特异性”。 

  

 

  二、行为金融投资决策模型

 

  

 

  

1、BSV 模型 

  该模型认为,投资者在决策时存在两种心理判断的错误范式:(

1)选择性偏差。即投

资者过分重视近期数据的变化模式,而对产生这些数据的总体特征重视不够。投资者通常认
为收益变化只是暂时的,而并不根据收益变化来调整对股票未来收益的预期,从而导致投
资者对信息反应不及时或不准确。(

2)保守性偏差。当股票出现同方向收益的连续变化时,

投资者又认为这种收益变化反映了未来的变化趋势,从而错误地对价格变化进行类推,从
而导致股价过度反应。

 

  

 

  

2、HS 模型 

  该模型把投资者分为

“信息关注者”和“动量交易者”,信息关注者对价格的预期完全依

赖于自己所观察和获得的相关信息,即私人信息,而忽视历史信息的价值;相反,动量交
易者则完全依赖于过去历史数据来预测股票价格的未来走势,只重视股票近期的价格变化
并依此为基础进行交易。这两类投资者相互作用,并且最初由于信息关注者过分重视私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