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保险合同之疑义利益解释

摘要:保险合同的疑义利益解释规则,其目的系针对保险条款格式化及附和性之弊端,而
为在交易能力上处于弱势地位的被保险人所提供的一种事后的司法救济机制;在适用上其
位阶只能是在运用其他方法对模糊词语解释后仍有两种以上理解时,才扮演

“最后出场的角

”;其适用范围和前提为定型化格式保险条款,并需考量具体合同的被保险人的交易能力,

判断其实际上究竟是否属交易上的弱者,而对个别议商性条款不得适用;至于经保险主管
机关核准后的基本条款,可适用该解释规则。鉴于我国立法规定过于原则以及由此导致司法
实践上的滥用现状,应当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

30 条的立法目的出发作限缩式解释,

以公平合理地保护保险当事人的权益。
  关键字:保险条款,疑义利益,适用位阶,目的解释,限缩解释
  保险立法史上,疑义利益解释规则的援引与创设,初始系针对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
险人)之间不平等的交易地位而进行司法调整以实现公平交易,并体现对保险交易中的弱
势群体

-被保险人倾斜性保护的价值关怀。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

亦遵循了此一先进立法理念,移植并确立了疑义利益解释规则。该法第

30 条规定:

“对于保

险合同的条款,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争议时,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
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

”然而,由于该条文规定过于原则和笼统,在我国保

险司法实务中,法院动辄适用该法第

30 条,作出不利于保险人之解释与判决,以致保险公

司感叹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有鉴于此,疑义利益解释规则的法理基础是什么?在法律

适用上之位阶如何?其适用的条件是什么?范围又何在?等等,都有必要对保险契约的

“疑

义解释

”规则作出解释,以利于公平合理地保护保险当事人双方的权益。

  一、保险合同疑义利益解释规则之法理基础及其目的
  疑义利益解释规则,又称

“不利解释”规则。此种解释规则渊源于罗马法“有疑义应为表

意者不利益之解释

”原则,其后为法学界所接受,不但法谚有所谓“用语有疑义时,应对使

用者为不利益的解释

”,且亦为英美法和大陆法所采用。1

  目前,世界各国保险立法或司法判例大多确立或采用此规则。保险合同解释中的疑义利
益解释规则,系指

“在保险单用语可以作出两种解释的情况下,保险单用语应当依照最不利

于保险人的方式予以解释

”。2

  之所以当保险条款用语出现歧义时应作不利于保险人的解释,学说和判例所持依据及
其目的主要有四:
  

1.

“附和契约说”。该说认为,保险契约所载之条款一般皆由保险人预先拟定,实际上虽

多由投保人为要保申请,但在通常情形,其对保险单之内容仅能表示接受或不接受,并无
讨价还价之余地,故保险契约为附和契约。若保险人在拟约时,能立于公平正义之立场,不
仅考虑本身,亦兼顾他人利益,则保险契约之附和性并非无可取之处。然而绝大多数拟约人
皆未能把持超然之地位,惟以契约自由之美名,利用其丰富经验制定出只保护自己的条款
其相对人对此惟有接受或拒绝;别无选择。在此情形下,所谓契约自由则流于形式上的自由
而已,对于内容订定之自由完全被剥夺。因此,当保险契约之条款用语有疑义时,应当作不
利于条款拟制人之解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