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我国食品运输物流安全管理政策和法规存在的问题

食品物流安全是我国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我国食品物

流安全政策与法规的不完善。

食品物流安全系指食品在生产、加工、贮藏、运输以及分发配送直至最终消费的全过

程中不使消费者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

在我国,食品安全已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所关注的大多是食品安全生产

环节,食品物流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政府对食品物流过程中的监

控和管理也非常薄弱,更没有系统的食品物流安全政策与法规。中国食品物流供应链被

定位为

“昂贵,耗损食品,无利可图,容易造成食物中毒”。

伦敦《亚洲海运》的一篇文章指出,由于道路建设、现代化冷藏储运基础设施落后,

一些容易腐坏食品的售价中有七成便是用来补贴在物流过程中损坏的支出,中国每年

总损失达近千亿元人民币。

我国食品行业有着负面的公众形象。据统计,我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例数约为

24

万人,专家估计这个数字尚不到实际发生数的

1/10。来路不明、货源不安全的农副产品

常常是导致食物中毒的

“祸首”,流通中的物流环境与运作也是影响食品安全十分重要

的因素之一。

1.“食品物流安全概念意识不强

《食品卫生法》作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核心,在其农产品产后的食品安全法

律体系中,只制定了市场准入准则、标签条例、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取样检测方法标准、

产品质量标准等,却没有规定食品在运输流通中的安全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而食品

安全问题本身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法律应当反映出食品在整个物流链条中

的安全管理。仅对食品生产经营阶段中发生的食品安全法律关系进行调整使得该法出现

了较大的法律监管盲区。

2.政策和法规制定机构多而分散

    就目前来看,我国制定关于食品和食品流通安全政策、法规的机构有四家:国家食品

和药品安全管理总局、交通部、铁道部和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四个机构相互独立,制定出的食品物流安全政策和法规也具有独立性,这就必然

导致了政策和法规的不统一和不一致性,进而导致食品在流通中的安全操作规范的多

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