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印前现状的思考及未来看点

  印前热点新技术点评
  当前的印前技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信息数字化处理、网络传输、激光和新型感光材料
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是具备数字化、网络化等特点的一门现代化技术,它主要包含以下

13

项热点新技术:文字及图像输入技术、数字图文处理技术、数字传输技术、数字化存储技术、
数字摄影技术、数码打样技术、

CTP 直接制版技术、数字化色彩管理技术、屏幕远程软打样技

术、数据库开发和利用技术、网络印刷技术、高精细加网技术,以及高保真印制技术。
  纵观我国印前技术现状,可发现其正处在模拟技术与数字技术并存的时代。一些先进企
业正在向以数字、网络、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转变,而大多数企业仍然以模拟技术或
半数字技术为主。对上述新技术的应用,整体水平还不高,多数还停留在单独使用阶段,尚
未达到系统的整合应用,因而新技术的先进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
条件,积极采用成熟的新技术,尽快达到系统的整合应用,这既是企业发展进步的需要,
又是市场的需要。

  对印前的认识和实践  

10 多年来,随着印前技术的一次次变革以及电脑制版的普及 ,

印前市场从暴利时代跌入低谷,市场发生很大变化。通过几年的实践和认识,笔者发现,印
刷界对印前产生

3 种不同的认识和经营模式,也导致了 3 种不同的结果。

  

1.印前被加强  一些印刷企业的领导,不受印前新技术变化快、工艺复杂、不断投资

还不挣钱等消极因素的影响,仍然不断跟踪国际最前沿的顶尖技术,持续投资,不断配置
和升级最先进的数字印前系统,加强印前建设,创建企业的核心技术,突出产品特色和亮
点,用鲜明的产品特色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用先进技术来提高质量和效率,并降低成本
增加效益,从而使企业充满勃勃生机。
  如雅昌在

16 年前只是一个拥有 35 名员工的小型制版厂,发展至今已有员工 2300 余人,

年销售额

6 亿多元,成为以“传统印刷+现代 IT 技术+文化艺术”为经营模式的大型印刷企业。

这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崭新模式,秘密就在于企业领导始终抓住印前技术的变革,建立强
大的印前部门,率先采用国际上最先进技术这个

“纲”,纲举目张,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和进

步,实现了可提供艺术品印刷、艺术家个人数字资产管理、艺术品摄影、艺术图书策划出版等
综合服务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成为中国文化创意领域最具实力的企业之一。这些年来,雅
昌在艺术品印刷领域里多次荣获国际大奖,金奖

140 多项,其中《梅兰芳戏曲史资料图书

集》

《西夏文化》等画册被誉为

“世界上最好的印刷品”,成为“印刷艺术品”。雅昌正引领我国

印刷业走向世界,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如浙江影天在短短的

13 年里,依靠国际顶尖的印前新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引领新

技术的推广应用,把印前做新、做精、做细、做出特色,成为制胜的法宝。他们创造性地应用
10μm 调频加网技术,印制《中国摄影》等 6 本摄影杂志和众多高档画册,达到照片级的细节
和色彩再现效果,受到摄影界、印刷界的好评;他们最先采用

6 色高保真印制技术,印制出

大型高档画册《宋画全集》,使印品色域扩大,逼真地再现国画的特殊颜色,得到出版印刷
界专家的赞赏。因此,影天的业务节节攀升,利润步步升高,成为业内一朵盛开的奇葩。
  如上海龙樱,用数字化印前的理念,把印前部门作为新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的基地,
把印前部门作为创意设计、实物摄影、数字化流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色彩管理等多种元素在
内的核心部门来对待,并在企业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使企业不断得到新的发展和提升。他
们印制出的大型高档精品画册《锦绣文章》作为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时送给耶鲁大学的礼品。
  如北京华联,每月有

100 多种期刊和高档画册的大量生产任务。建厂初期,北京华联的

生产结构有些

“头轻脚重”,即印刷生产能力强大,印前相对薄弱。因此,企业领导采取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