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2013 年银行从业《公司信贷》第二章重点:公司贷款定价方

  公司贷款定价的基本方法

  贷款定价的目标是保证银行可以取得放款协议上的预期或目标收益率。贷款定价过程包
括制定放款的各项条件,以便获得银行资产的目标收益率。在对一笔贷款定价时,贷款主管
人员必须考虑新发贷款的预期收入、提供资金的成本、管理和收入费用,以及借款人的风险
等级。运用价格政策,就是要选择适当的定价策略,

 促进信贷产品的销售, 实现银行的经

营目标。

  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时,最关键的问题是怎么给贷款定价。贷款有风险,如流动风险、
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所以银行为了取得风险补偿,必须提高贷款利率,保证有利可图。
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筹集资金,所以利率太高,客户无法承
受,就会放弃银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贷款人往往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制
定者。随着利率市场改革的逐步推进,银行出售存款、发放贷款的利润率大大降低,这要求
银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对贷款进行合理的定价。下面主要介绍两种公司贷款的具体
定价方法。

  

(1)成本加成定价法

  成本是定价的基础,在给企业贷款时,价格制定者要考虑筹集资金的成本和营业成本。
在考虑成本的基础上,对贷款作出客户可以接受、银行有利可图的价格。任何贷款的利率都
由四部分组成。

  ①筹集可贷资金的成本。银行要通过吸收存款、对外举债等途径,筹集资金,同时要支
付客户利息等报酬,这就是银行的集资成本。

  ②银行非资金性的营业成本。这部分成本主要包括贷款人员的工资以及在发放和管理贷
款过程中发生的耗材和设施成本。

  ③银行对贷款违约风险所要求的补偿。银行是经营风险、转化风险,同时通过吸收风险
达到获利的目的,贷款有很多种不稳定因素,银行必须得到不稳定因素的风险补偿。

  ④为银行股东提供一定的资本收益而必须考虑的每笔贷款的预期利润水平。

  因此,贷款利率的计算公式表示为

:

  贷款利率

=筹集可贷资金的成本+银行的非资金性经营成本+银行对贷款违约风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