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鼻炎、鼻梁变形和鼻甲骨尤其

鼻甲骨的下卷曲发生萎缩和生长缓慢为特征。病原体主要是支气管败血波特氏杆菌及多杀性
巴氏杆菌毒素源性菌株联合感染,在多种应激因素作用下致病。本病最早于

1830 年发现于

德国。现在几乎是世界各地养猪发达的地区均有发生。

病原

初步研究结果:

I 相支气管败血波特氏杆菌(简写 Bb)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源性菌株

(简写 Pm)是原发性感染因子。Bb-I 相曾作为 AR 主要病原,现证明此菌单独不能引进渐进性
AR 病例。Pm 毒素源性菌株是荚膜血清 A、D 型株(Pm-A、D 株),所产生的耐热毒素,能使皮
肤坏死,并能致死小鼠

(腹腔注射)。以 Bb 及 Pm-D 或 A 株联合感染 SPF 和无菌猪,能引起

鼻甲骨严重损害和鼻吻变短。但

Bb 不是唯一因素,因为其他因素也能复制本病。以 Pm-D 或

A 型株毒素,单独给健康猪接种,可以发生 AR 和严重病变;健康猪群中 Bb 及 PM-A、D 株
带菌现象普遍存在;在自然病例中

PM-A、D 株不能经常检出。表明除病原因子外,其他应

激因素有助于

AR 发生。如任何一种营养成分缺乏,都可能加剧本病的发生;不同年月龄的

猪连续饲养,密集拥挤过冷过热空气污浊通风不良长期饲喂粉料;甚至遗传因素等均能促

AR 发生。其他如绿脓杆菌,放射菌,猪细胞巨化病毒,疱疹病毒也参与致病过程,使病

变加重。

Bb 为球杆菌,呈两极染色,革兰氏染色阴性,不产生芽孢,有的有荚膜,有周鞭毛。

需氧培养基中加入血液可助其生长。在葡萄糖中性红琼脂平板上,菌落中等大小,呈透明烟
灰色。肉汤培养基有腐霉味。鲜血琼脂上产生

b 溶血。不发酵糖类,利用柠檬酸盐和分解尿素。

本病不论在动物的鼻腔内或人工培养基上均极易发生变异,有三个菌相。其中病原性

强的菌相是有荚膜的

I 相菌,具有 K 抗原和强坏死毒素(似内毒素)。II 相菌和 III 相菌则毒力

弱。

I 相菌由于抗体的作用或在不适当的条件下,可向 III 相菌变异。

I 相菌感染新生猪后,在鼻腔内增殖,存留的时间长达一年之久。
本菌的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均可使其致死。

流行病学

任何年龄的猪均可感染本病,但以仔猪的易感性最大。发病率一般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一个月龄内感染,常在数周后发生鼻炎,并发生鼻甲骨萎缩。断奶后感染,一般只产生轻微
病变,有的只有组织学变化。但也有病例甚至发生严重病变。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其
他动物如犬、猫、家畜(禽)、兔、鼠、狐及人均可带菌,甚至引起鼻炎、支气管肺炎等,因此
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传播方式主要是飞沫传播,带菌母猪通过接触,经呼吸道感染仔猪,不同月龄猪再通

过水平传播扩大到全群。

AR 在猪群内传播比较缓慢,多为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各种应激因素可使发病率增高,

品种不同的猪,易感性也有差异,国内土种猪较少发病。

症状

AR 早期症状,多见于 6-8 周龄仔猪。表现鼻炎出现喷嚏,流涕和呼吸困难。流涕为浆

-黏液脓性渗出物。个别猪因强烈喷嚏而发生鼻衄。病猪常因鼻炎刺激黏膜而表现不安,如

摇头,拱地搔抓或摩擦鼻部。吸气时鼻孔开张,发出鼾声,严重的张口呼吸。由于鼻泪管堵
塞,泪液流出眼外,在眼内眦下皮肤上形成弯月形的湿润区,被尘土沾污后粘结成黑色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