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浅谈航道养护工程中的测量技术

    摘要:航道养护工程的主体基本位于水下,施工难度较大,对测量和施工技术要求较高。
要做好航道养护工作,必须提高航道养护工程的科技含量。本文探讨了航道养护工程中的测
量技术。

 

  关键词:内河航道;养护工程;测量技术

 

  内河航道的养护工程包括疏浚工程和整治工程,由于航道养护工程的主体基本位于水
下,施工难度较大,对测量和施工技术要求较高。近年来,我国对提高航道养护工程的科技
含量日益重视,先进的测量仪器设备在航道养护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使用。下面笔者结合
多年的航道养护工作经验,对航道养护工程中的测量技术进行探讨。

 

  一、

GPS 测量系统放线技术 

  进行航道工程施工的前提就是放样工作,它对航道养护工程施工至关重要,是工程质
量达到设计要求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内河航道养护工程,由于其特殊性,对放线精度要求高,
测量工作的难度大,一般放线采用指示性导标,给工程施工带来困难。一般而言,对航道养
护工程的放线,常规做法是在岸上设置导标,标示出挖槽区域的左右边线、起止线。由于受
地形地物及通视条件的限制,导标的灵敏度往往达不到施工要求。放线精准度有着牵一发而
动全身的作用,如果在放线中存在测量误差,就会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影响到整个工

程施工的质量。对此种情况,以往只能通过提高测量精度的办法,来尽量满足放线要求,但
并不能完全达到施工要求。采用

GPS 测量系统进行放线,改变了以往实地放线的做法,只

需在计算机内以挖槽的左右边线及起止线等参数做出计划线,将

GPS 接收机天线安置于挖

泥船的挖泥部,通过计算机就可随时掌握挖泥部的位置,确保航道养护工程在设计挖槽内
进行,采用

GPS 测量系统放线,不但提高了工程作业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减少了测量放线

的工作量。

 

  二、航道疏浚技术

 

  为做好航道的疏浚工作,可在施工船舶上配备全球定位系统

GPS 和装有电子图形控制

系统的计算机。施工前由测量人员编制施工计划文件,把施工计划输人计算机;施工过程中,
利用电子图形控制系统,驾驶员按照计算机所显示的施工挖泥图形范围操作,即可有效地
控制挖槽范围。在耙臂和耙头、绞刀头位置安装深度指示装置,可对挖泥船的耙头、绞刀头实
行精确定位并加以控制,从而有效地提高挖泥效率、挖槽平整度和边坡开挖的精度,有效地
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超挖、欠挖情况,减少无效挖方,通过减少挖泥废方,来提高疏浚效益。

 

  三、水下地形测量技术

 

  水利工程测量最难的是水下地形测量,内河航道水下地形复杂,作业条件差,而水下
地形资料的准确性对水利工程建设十分重要。传统水下地形测量方法大多采用经纬仪交汇或
全站仪配合测深仪,其缺点是:精度不高,测区范围有限,工作量大,人员配置多等。随着
GPS 测量技术在测量中的空前发展,水下地形测量也较多地采用 GPS RTK 技术,主要设备
有:双频

Trimble GPS 5700 RTK,中海达数字单(双)频测深仪,海洋测量软件。进行 GPS 

RTK 水下地形测量的步骤是:将 GPS、测深仪和笔记本电脑连接成一体,导航软件对测量
船进行定位,并指导测量船在指定测量断面上航行,

GPS 和测深仪将实时测得数据导入笔

记本电脑,由海洋测量软件处理生成水下地形图或导出

Dat 数据,再由成图软件绘制水下

地形图。

GPS 在水下地形测量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减少了工作量,缩短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