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农产品电商化面临三个问题:信任、标准、物流

从柳传志卖蓝莓和猕猴桃,到刘强东种起了大米

……,“互联网农业”逐渐受到了社会

和资本的关注。同时,互联网广阔的市场也让更多的农产品行业人士看到商机,纷纷想要分
得互联网的一杯羹。
    近日,媒体竞相报道阿里巴巴推出了一款叫做“耕地宝”的产品,做起了互联网农业概念,
将会促进农村土地流转,阿里巴巴甚至有可能

“出资 1 亿元流转 5000 亩农村用地,虽然最

后澄清是谣言,但是新奇的概念还是让诸多网民和创业者们眼前一亮。此后,聚划算平台和
浙江省供销社联合安徽省绩溪县瀛洲、伏岭镇的仁里、龙川、湖村三个行政村举办了一个叫做
“开心做地主”的团购活动,就是农民以自家的土地种植瓜果蔬菜,然后通过快递等方式送
到城市消费者手中,采取定点种植、包年直供的模式。
     而且其他各地,也都逐渐兴起了农产品入驻网络平台的热潮,很多超市可能买不到的
土特产,现在网上都能买到,既便宜又能送货上门。这些对很多农民朋友来说,农业确实是
件好事,可以让农产品可以走出深巷子,能带来更大的市场。那么,农产品网上行,对以往
的营销模式有着怎样的改变?难题会出现在哪儿?农产品进入互联网,怎样才能走的更远?

     网络怎样改变农业营销模式?
     对很多农民来说,过去是提篮沿街叫卖,或者在田间地头,等着客商上门收购。现在是
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就可以让自己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网络时代的到来,正悄然
改变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方式。
     例如徽县,目前 59 家企业和各地商户,都是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注册了网店,并带
动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增加了劳务收入。去年全县电子商务销售额突破

800 万元。

     以前,农民找不到好的流通体系,而一个好的流通体系,却又跟产品对接不起来。而互
联网让农民解决了这个问题,它让农民把以往非标准化的、分散的、少量的、多样性的农产品
打造成标准化、品牌化,大规模的工业品。把农产品变成了工业品,也就把工业化的流通体
系打通了。
     从营销方面来说,互联网这种新的媒体平台及通讯工具为农民提供便利的营销入口,
微博、微信、

QQ 及 SNS 等都是免费的资源,他们多花点时间、多用些心思、多搭配些手段,

就能和消费者建立信任关系,以此推销产品便得心应手。

“粗粮、核桃、大枣等他们都是借助

电子商务平台、微博、微信传播的成功案例,所以今后会有更多人为家乡或特色农产品代言,
新媒体将成为农产品营销的新战场。
     从信誉方面看,互联网给出了新思维。今天网上或超市购买的生鲜食品,有不少外包装
上贴有二维码,手机扫描后可以看到这个产品的追溯信息,哪里耕种、何时采摘、谁来采摘、
保质日期甚至成分等一应俱全。
    也就是说,互联网可以解构、重组传统农业的生产关系,从而创造更多的市场机遇。足不
出户网购生鲜农产品,不仅仅给消费者提供了便利,更重要的是让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
关系变近了,生产信息更加透明了,你也就吃得更加放心了。
 
    也可以说,互联网将为农业带来一个不一样的秋天。
     互联网农业如何走的长远?
     虽然互联网农业虽然在一些地方进展的如火如荼,如果想彻底的进入市场,还是任重
道远,而且还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物流配送成本高昂,冷链不完善。农产品和其他产品不同,物流成本的高昂让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