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供应链金融与中小企业信贷能力的

提升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信贷配给理论,从银企信息不对称和盈利不对称角度,说明中小企
业信贷能力受其自身限制,往往是信贷配给的出局者。而供应链金融是将中小企业置于供应
链的大背景下综合考虑,引入核心企业的信用,利用其流动和无形资产进行融资,淡化了
中小企业自身规模、信用所带来的融资限制,提升了其信贷能力,一定程度解决了其贷款融
资困境。此外本文还用案例简单介绍了交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和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的三种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

 

  关键词:信贷配给理论;中小企业融资;供应链金融;交通银行

 

  

 

  中小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群体,对经济增长贡献具有巨大的作用。截至

2007 年底,

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超过了

4200 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 99.8%,创造了我国 60%左

右的

GDP、上缴了全国 53%以上的利税、占据了对外贸易总额的 60%、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到

了全国城镇就业总数

75%以上。资金是现代经济发展最为稀缺的资源,是企业发展的血液 ,

融资能力成为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指标,

66.5%的中小企业认为资金紧张是制约企业发展

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其自身规模的限制,融资难以成为中小企业发展普遍存在的一大困境。

 

  一般而言,企业融资分为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内源性融资
帮助中小企业从婴儿期过渡到幼儿期,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内源性融资已不能满足企业发
展的需要,需要通过外源性融资吸纳更多的外部资金的投入。在经济活动中,主要依靠劳动
力投入的中小企业具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优势,其融资需求规模在证券市场中不占据重要
地位,即多数中小企业是达不到直接融资所要求的规模的,中小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决定了
他们主要从银行获得贷款并依靠自由资金

(林毅夫,2003)。但是,考虑到信贷配给及其界定

现象,抵押资产少、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又被配给出信贷市场之外,

99%的

中小企业仅占主要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

15%。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跨国公司和离岸生产和

业务外包的趋势,使得供应链和分销渠道的配置出现

“成本洼地”导向,而这些“成本洼地”

往往是供应链节点上的中小企业,链条上中小企业资金流瓶颈所带来的

“木桶短板”效应抵

消了生产的

“成本洼地”配置所带来的最终成本节约。因此有必要提升中小企业的信贷能力,

解决其融资困境,以实现供应链系统成本的最小、价值增值最大和各参与方的共赢。近年来,
随着物流业的飞速发展,出现的一种新融资品种

――供应链金融,从其实际操作效果来看

供应链金融可以提升中小企业的信贷能力,有助于银行更有效地进行信贷配给。因此,本文
把中小企业的信贷能力与供应链金融结合起来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一、信贷配给理论与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根源性分析

 

  

 

  

(一)信贷配给理论的简介 

  经济学对

“配给”的定义为当按给定条件,个人得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少于想要的数量

时,这种物品就是配给

(rationed)。在信贷市场上,由于贷款人具有回避违约风险的动机,面

对过剩的贷款需求,金融机构出于银行的利润最大化动机,必须将一部分企业

“挤出”信贷

市场,并在一般利润条件和其他附加条件下,贷款的需求超过供给而使市场无法出清,配
给利率是低于单纯由价格机制引导的均衡利率的,在既定利率下是在对贷款企业风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