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水利工程对水文站水文测验的影响

探究

 

[摘要]水文测验是了解水情变化的基本方法,在抗旱防汛工作中的地位突出。随着全球变

暖速度的加快,自然灾害更加的不可预知。水文测验数据的准确性关乎到社会生活用水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往往对河流的自然规律进行了干扰,对水文资料准确预测带来较大阻碍。

 

  

[关键词]水利工程 水文测验 影响研究 

  

1 水文测验概述 

  应用各种技术对水文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的工作即为水文测验,要素观测为水文测验
的狭义分类。其任务在于通过对水文要素进行计算、分析,为抗旱、防汛,水利工程规划以及
管理,合理评价与开发水资源等提供决策参考。比如排水工程、城市给水、河道航运与桥涵规
模等都以水文资料为决策参考。

 

  水文测验项目包括水温、降水、水位、蒸发、冰清、泥沙、地下水、水质等。比如,泥沙测验
包括颗粒级配、推移质数量、悬移质、河床质颗粒级配等,通常以采样器采装并做室内测定,
随着科技含量提高,水流泥沙的直接测量可通过同位素测沙仪实现。再如,过水断面流体在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体积为流量,通常以稀释法、量水建筑物法、流速面积法等测量。

 

  

2 水文测验受水利工程的影响 

  

2.1 河川径流受水利工程的影响 

  自然形成的河川径流有其独特规律,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随着水利工程的修建,不仅
对河水域生物造成危害,同时也改变了河流的时空分布特点。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
明显,同时能提供清洁能源。河流流量可因水利工程而发生改变,并在不同时段实现错峰削
峰、蓄水调节的功能。不论水文站在水利工程的上游或者下游,水文测验受到的影响是在所
难免的。比如,在旱季,由于水利工程的蓄水作用,其上游各河段的水流量将不会改变,而
下游径流量却由此减少;如果因抗旱保收的需要,进行调节放水,下游径流则会突然增加。
同时,受到拦蓄的作用,拦截了河道的沙量,河流原有的含沙量变动与天然输沙率被破坏
沙峰与洪峰出现明显的不对应,水文资料很难代表河流的自然情况。这种无规律的径流变化
使得水文测验结果很受干扰,比如,影响数据的一致性与连续性,造成数据失真情况。根据
径流量的计算公式,

W=Q

△T(Q=VA,平均水流速度 V,过水断面面积 A,流量为 Q,径

流量为

W,特定时段为

△T)可知,水利工程的蓄放水对泾流的影响比较大。 

  

2.2 水文站网受到的影响 

  水文站网,即在某地区或流于范围内,遵守特定准则,建设一定规模的水文测站进行
水文测验的收集水文资料的系统。水文站网受到的影响有:

 

  (

1)如果水文站位于水利工程的下游,那么可能水利工程的蓄放水功能而改变自然流

量规律,水文资料真实性降低。
  (

2)如果水文站位于水利工程上游,因为蓄水作用,水量将回游,测量工作可将受影

响。

 

  (

3)太多的上下游水文水闸,导致流域闭合困难,需添加测验点。 

  (

4)若水文站位于水利工程附近,则等于做无用功。因为测验得到的各项数据受人为

影响较大,很难反应自然条件规律。在我国能源需求增加以及大力开发清洁能源的背景下,
我国众多大小河流都建设有水利工程。虽然对于城市供水、局部水文气候有所改善,但是,
水文测验的数据则有可能受到影响。

 

  

2.3 水文测站面临搬迁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