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关于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一些思考

【摘

  要】习惯性的传统设计往往会给结构工程师造成一种错觉,以为结构设计就是“规范 + 计算”。等待建筑师给出一个

空间的形成方案,然后再去拼凑、组合,看到需要什么就往上加什么。只要计算机算出来能满足规范限制的要求,就算设计

成功。其实不然,概念设计比计算设计更为重要。概念设计是指依靠设计者的知识和经验,运用思维和判断正确地决定建筑

结构的总体方案和细部构造,做到合理的结构设计。

【关键词】建筑结构,概念设计,计算设计,规范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0   引言

近代土木工程从十七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的约

300 年间,经历了最初以伽利略、牛顿和虎克所创建的

力学理论为标志的

“奠基时期” (1660-1765)和以英国工业革命为标志的“进步时期” (1765-1900)以及第一次世界大

战前后包括

20世纪30年代欧美各国大兴土木的“成熟时期” (1900—1945)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以及诸如有

限元等新的计算方法的出现,土木工程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飞速发展时期。计算机及其结构程序在结构设计中得
到大量应用,有限元的强大实力,使一切结构成为可能!结构设计自由了!

 似乎需要结构设计人员做的事情

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容易,很多工程界同仁都觉得现在的结构设计很简单,只需遵循规范、手册、图集,等待
建筑师给出一个空间形成的方案(非结构的)后,使用结构软件进行建模,此后由软件自行设计,结构工程师
只不过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一个东拼西凑工作的画图匠而已;任何一个正常的普通人,只要经过两三个月的简单
培训,熟悉结构计算软件的操作,就可以从事结构设计工作,并成为一名合格的结构设计工程师!果真如此吗?

1   我国当前的结构设计现状

1.1  对结构设计本质的错误理解

我国现行的传统设计体制造成结构工程与建筑专业之间一直存在着技术共识上的制约,特别是在建筑设计

的方案阶段,往往都毋需结构工程师的参与。传统的专业教育致使结构工程师首先从细节去考虑问题,而对总
体方案缺乏关心。习惯性的传统设计往往会给结构工程师造成一种错觉,以为结构设计就是

“规范 + 计算”。

等待建筑师给出一个空间的形成方案,然后再去拼凑、组合,看到需要什么就往上加什么。另外一种更为错误
的观点就是将原本已错误理解为

“规范 + 计算”的结构设计更简化成了“规范 + 一体化计算机结构设计程序”。

只要在设计规范、手册、计算机及其相应的一体化设计程序都具备的情况下,根据建筑师给出的方案,然后再
设法去搭积木完成它就行了,自己充当的是一个东拼西凑的计算机程序的操作者和规范条文限值的查对人。

1.2  设计师的地位得不到认可

目前的设计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一些设计院,尤其是规模比较小的设计院,为了留住客户,不得不

满足甲方的各种要求,甲方有的时候成了设计师,在甲方面前设计者甚至不敢说半个不字,设计师越来越没有
地位,而越没有地位,就越没有动力去研究去思考,也有很多设计师不想随波逐流,但是现实有时候很无奈,
这是一种恶性的循环。

1.3  对规范的盲目神化

最近在网络论坛上看到一个有趣的发帖

——“两个凡是”和“双规”。

“ 凡是规范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规范规定的条文,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 规范规定的必须坚决执行!规范没有规定的绝不可行!”

“ 两个凡是”和“双轨”无不体现了我国当前的结构设计现状!这既不足以维护规范的权威,更不可能使设

计师从条条框框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只能导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规范的精神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规范的内容包含了对前人经验教训的总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