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第39卷增刊

建筑结构

2009年4月

某8度区超高层建筑结构方案设计

俊,陈亚春,赵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深圳518031)

[摘要】

本文针对8度区高度超200m的某建筑结构,通过大量计算分析及提出的四项评判准则得出了采用筒中

筒结构体系是较合适结构方案的结论;分析表明多筒结构能有效缓解剪力滞效应,从而极大增加结构抗侧刚度,大

幅提高了该方案的最大可建高度;为在结构底部获得较大的柱网尺寸,采用了传力直接、抗震性能优越的斜撑桁架

转换结构,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转换桁架上弦杆为偏心受拉构件的观点。

[关键词】

超高层;筒中筒;剪力滞后;多筒结构;斜撑桁架

Structural Scheme

Design

of

Super High Rise Building in 8 Degree Areas

Liu Jun,Chen Yachun,Zhao

Yang

(Huayi

Designing Consultants Ltd.,Shenzhen

5 1803

1,China)

Abstract:A

super

high rise building

structure

with the height exceeding 200

meters

in 8 degree

areas

is studied.By virtue

of large

amount

of computation and presented four evaluation criteria,the conclusion is derived that the tube—in—tube

system

is the

appropriate

structural scheme.Analysis shows that the multi—tube

structure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shear lag effect.

Then,the structural lateral stiffness is enhanced,and the maximum possible height of this building is raised greatly.To

obtain

larger column network dimension,the modified scissors truss transferring structure is adopted since it

can

directly

transhrring the force and its seismic performance is superior.Moreover,the modified

scissors truss transferring structure

are

investigated profoundly,and the viewpoint is presented that the

top

chord in the

truss

is

eccentrically tensile member.

Keywords:super high rise building;tube・in—tube;shear lag;multi—tube structure;modified scissors truss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近30万m2,其中包括裙房和

主楼两部分。裙房地下六层,用作大型商场和停车场,

主楼共有5栋,本文仅介绍结构高度最高的1#主楼。

该楼地面以上58层,除一层、二层层高为5.4m外,其

余各层层高均为3.6m,用作公寓住宅,结构总高度

212.4m,属超限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为52m×35m

的矩形,结构高宽比为6.1,略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

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高规》)中B级高度最大高

宽比。内部核心筒尺寸(外皮之间的距离)为24.8m×

12.2m,核心筒高宽比为17.4,不满足框架一核心筒结

构中核心筒高宽比不宜大于12和筒中筒结构中内筒

高宽比在12一15之间的要求。另外本工程位于8度

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9,结构地震作

用比较大,小震下层间位移难以控制。如何满足结构

的刚度要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给结构设计带

来了较大的挑战。

结构体系的选择

根据建筑功能的要求,初步拟采用框架-核心筒结

构体系。内部核心筒由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连梁组

成。筒体的外墙为结构提供强大的抗侧刚度,墙厚宜

较厚,取为650mm。外围框架采用型钢混凝土方柱加

钢筋混凝土梁。方柱柱距为8.2m,截面尺寸1

600×

236

600,内置型钢配骨率4.5%。该结构体系方案称为

方案一,标准层结构布置图如图1所示,各主要计算指

标见表1。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在短方向(y向)刚度

很弱,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最大值为1/484,大

部分楼层远远满足不了《高规》约l/582的要求。通过

加大外框柱截面,以及增加内部核心筒的外墙厚度,结

构刚度有一定的提高,但仍离《高规》要求有一定的距

离,并且此时的结构体系,由于柱截面过大,墙过厚,影

响了建筑功能的使用,从经济性来考虑也是不够合理

的。

在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中,可以考虑利用设

备层或避难层布置为结构加强层,通过在核心筒与外

围框架之间设置具有较大刚度的水平伸臂构件或沿该

层处外围框架设置刚度较大的周边环带,使外围框架

柱通过一拉一压的受力形式提供一个很大的抗倾覆弯

矩,较大幅度地提高结构的抗侧能力。于是在上述方

案一的基础上,将建筑16,3l,46三个避难层设置为加

强层。方案二在加强层设置整层的伸臂桁架,沿x向

设置两榀,沿刚度较弱的y向设置三榀。伸臂桁架形

式为人字斜撑,斜撑采用截面为l

000×1

000的方形

型钢混凝土构件。计算结果表明,设置i个加强层后

结构周期明显缩短,抗侧刚度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