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概念设计的思考与畅想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下文是对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一些理解

(主要是通过概念设计选定简化计算模型方面的)和想法。

建筑结构概念设计这门课程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了结构设计。前几个

学期学习混凝土基本原理,结构力学等课程的时候,认为结构设计就是给定一
些必要的计算参数,然后计算构件尺寸和配筋等。但其实结构设计最难的却是
对实际结构简化假定,最终确定结构的计算模型。运用概念设计选定的计算模
型,可做到逻辑清晰,定性正确,大大提高结构的计算精度,避免后期不必要
的繁琐运算,可谓事半功倍。另外通过对概念设计的理解,可以更准确地评估
简化计算带来的误差,并且通过适当的构造措施使实际结构更接近计算模型,
从而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比如强化或弱化梁柱节点的抗弯刚度,以便将梁
柱节点近似成刚性连接或铰接连接;利用全预应力构件使钢梁下翼缘永远受拉
发挥其高强度等。

对同一构件分析不同的受力问题时可能需要不同的简化假设。课上讲的计

算有轮压经过时的加劲板与上翼缘之间焊缝受力问题,单向板假定会导致不安
全,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学习过程中应该重视基本概念,了解力学模型
的基本假设,结合实际问题对比思考,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运用建筑结构概念进
行设计。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如今的结构设计普遍利用工程计算软件。计算机的运

用给结构设计带来了很多便利,学校也开设了课程学习

PKPM,ANASY 等软件。

但是盲目依赖这些软件是不可取的。

我曾用

PKPM 进行砌体房屋的设计,算出来墙柱长细比超限,我试了很多

办法(如加大构造柱截面,梁刚度等)都不能解决问题,浪费了很多时间,原
因就是我并不明白砌体墙高厚比的概念。另外

PKPM 楼梯模型计算很繁琐,很

多同学都没算。我将楼梯板简化为楼板(改变楼板传力路径使其沿楼梯方向单
向传力并适当增加板厚及板上活荷载),此方法误差不大操作却非常方便。所
以计算机只是一个工具,概念设计才是灵魂所在。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
必须学会统筹兼顾,用概念设计的知识对结构定性分析(如结构的传力路径,
结构体系的特点等),用计算机定量分析(如结构的内力、配筋计算等)。如
今的建筑物越来越复杂,设计计算模型时结构的基本概念绝对不能错,而且还
得运用结构概念设计知识来判断计算机分析的结构的是否正确,这才是结构工
程师应有的技能。

概念设计可以带来很好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好的设计能显著的降低造价,

避免构件过大造成材料和建筑空间的浪费。例如老师讲过一个水上平台的案例,
当水平平台刚度大于竖向基础柱刚度

6 倍的时候,可近似认为水平方向构件是

刚性的,此时过多增加水平刚度意义不大,如果平时多积累这些类似的概念设
计基本常识,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经济性,并节约大量社会资源。概念设计在结
构抗震设计中也有很多应用,比如钢结构高强螺栓开孔为长圆孔,利用变形耗
能减小震害,采用木结构等等,这些巧妙的设计是计算机不能代替的,如果没
有结构概念知识,单纯靠工程软件也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建筑结构概念设计这门课给学生一个发散思维,自主探索的机会。的确,

要想学好这门课程,平时一定要加强对原理的学习,不能以背公式应付考试为
目的。同时应该了解一些工程案例,借鉴其中的经验。老师不仅在这门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