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建筑结构概念设计

  【摘  要 】

:

随着建筑向多功能 、综合性用途的发展

,

转换层 、大跨度 、大悬挑 、错层等现象随之而来 。高层建
筑结构的强度 、刚度与延性及抗震性能的矛盾如何解决

,

如何正确地理解和合理地利用规范

;

结构布局 、节点处理 、

构件设计是否合理

;

结构设计能否在地震作用下保证结构

的整体稳定

,

保证结构设计满足强柱弱梁

,

强节点弱截面

,

强剪弱弯并具有多道防线的设计要求等等 。强调概念设计
的重要性

,

设计中避免陷入只凭软件计算的误区 。本文就

常见的一些结构设计问题加以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以供同行参考 。

  【关键词 】

:

高层建筑结构

;

概念设计

;

楼板厚度

;

;

角柱

;

植筋

  【中图分类号 】

: TU2

   【文献标识码 】

: B

1 楼板厚度的设计问题

  在参考同行的设计中

,

经常发现电梯井 、核心筒周边

的楼板设计得较薄

,

尽管该位置楼板的抗弯及抗冲切均满

足现计算的承载力要求

,

但由于电梯井筒刚度很大

,

在地

震时会吸收大量的地震力

,

故会在此位置产生应力集中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就需要通过楼板此处的集中应力传递到

其他抗侧力构件

,

若楼板刚度不够

,

则结构有可能就在此

处发生局部破坏

,

所以应该对该位置的板进行加强

,

自然

板的厚度应该加厚

,

并且注意板厚的变化应该是均匀过渡

,

以保证应力线的平坦分布

,

同时应该对楼板的配筋进

行加强

,

如双层双向配钢筋网等 。或者在拉应力方向设置

暗梁

,

下部柱墙连线处设置暗梁

,

效果是不错的 。另外在

加强板厚之后

,

应注意施工时的水化热

,

流水段的设计及

对混凝土强度的保护等问题 。

在高层建筑结构的底部

,

由于楼层的空间划分的变化

,

上部楼层部分竖向构件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时

,

应通过

设置转换层来实现 。转换层的相应转换构件除了需要有效

地传递上部的竖向荷载之外

,

整个转换层还需要保证楼面

具有足够的整体刚度以传递上部结构的水平力

,

可知转换

层楼板是重要的传力构件

,

在设计中必须保证楼板有足够

的厚度

,

如规范要求转化层楼板板厚不宜小于

180 mm ,

且双层双向配筋

,

配筋率不小于

2

1

5%

。另外应避免在转换

构件附近的楼板有开洞 、避免平面上有较长的外伸段等等 。

而在计算中

,

最好用

pkpm

中的复杂楼板有限元分析

SLAB

2

CAD

完成板的位移 、内力 、配筋计算以及冲切 、应力等进

行复核计算

,

并在相应部位采取加强楼板整体刚度的构造

措施 。而笔者在此前曾设计一个高层住宅楼

,

该住宅楼因

建筑入户大堂的设计需要导致上部两个剪力墙不能贯通落

,

因该楼层仅局部位置的构件需要转换

,

所以设计中仅

对转换构件附近位置的楼板按

180 mm

厚设计

,

然后在远离

转换构件位置的楼板逐渐的从

180 mm

150 mm , 120 mm

厚减薄

,

在经过计算分析后

,

该转换层满足设计要求

,

样在满足规范的要求下还达到了减轻楼板重量的效果 。从

上分析可知

,

楼板的厚度选择需要根据结构的实际受力情

况来分析

,

以便在设计中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 。

2 短柱的问题

在结构设计中

,

由于建筑上错层的设计

,

梁轴线不在

同一水平面上

,

这样上下

2

根梁之间的柱体往往容易形成

短柱

,

这对抗震是不利的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首先应尽量

避免短柱的出现

,

例如增加梁高

,

使柱两边的梁连成一整

,

或者通过梁的端部加腋来处理 。这样的做法可以避免

短柱的出现

,

增加该位置节点的刚度

,

使该节点的受力性

能得到改善 。若设计上无法避免短柱的出现

,

应该根据规

范的要求

,

使短柱的截面高度大于

600 mm

、混凝土等级高

C30,

设计时该短柱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采用

,

柱箍筋

应全柱加密 。设计上可对短柱采用复合箍筋

,

通过增强对

柱混凝土的约束来提高短柱的延性 。也可采用钢骨混凝土

柱 、钢筋混凝土核心柱 、分体柱或钢管混凝土柱的形式

,

这些结构形式均具有较好的延性 、承载力大和耗能能力强 。

在建筑物的加层或加夹层的改造时

,

由于柱子增加了

新的侧向约束

,

使得柱子的计算长度减少一半

,

使得原来

该位置的柱节点配筋不满足新增的结构的要求 。故除需对

新增的节点进行加固处理 。现较常用的方法是对节点和节

点的上下端规范要求的加密区按照计算要求采用碳纤维加

,

试验表明效果是很理想的 。特别是顶层加夹层时

,

对新增的节点加固外

,

还需对顶层的节点进行加固

,

这是

由于顶层节点的柱端弯矩增加了

,

这一点是在加夹层改造

中经常被忽略的 。

3 角柱的问题

高层建筑设计中

,

当结构形式采用框剪结构时

,

在侧

向力的作用下

,

框架结构中框架柱的受力存在剪应力滞后

现象

,

而角柱的应力更为中柱的

1

1

5

倍 ~

2

倍 。而很多设计

人员往往通过加大角柱的截面面积来补偿

,

从而满足计算

中配筋的需要

,

而且这样也提高了结构的整体刚度 。但是

增加角柱截面面积不仅会影响日常使用和

(

下转第

258

)

5

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