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建筑师在进行 建 筑 空 间 设 计 时 , 会以建筑实体物质( 形体、色彩、

质感、肌理等) , 借助各种手法, 来进行建筑空间的处理。我们都知道,
无论是实体还是空间都无时无刻离不开光线。光是建筑空间设计的不
可缺少的要素之一。的确, 在体验建筑空间时大部分信息是光通过视
觉传递给我们的。对于自然光的引入, 有时我们会根据房间的使用功
能为了满足室内照度的需要来开面积足够大的窗, 有时为了立面的虚
实对比、构成关系我们会变换开窗方式 , 还有时为了增加室内外空间
的通透性, 我们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但是, 我们会主动地运用
光影去塑造建筑形体吗? 我们会积极地引入光线创造那种激发人们内
心共鸣的空间吗?

让我们追溯一下西方古代建筑的历史, 不难发现那里处处放射着

耀 眼 的 光 芒 。 震 撼 人 心 的 古 罗 马 万 神 庙 , 其 中 内 部 是 一 个 直 径 达

43.3m 的半圆穹窿空间, 顶部的圆洞直径达 8.9m, 当自然光和雨水由
圆洞泄入这个静寂和幽暗的空间时, 人们仿佛在聆听从遥远的天国发

来的神的意旨。古希腊雅典卫城是一组宏伟的建筑群, 连续不断的、变
幻丰富的柱廊是每座神庙所共有的母题。每当游行庆祝的队伍绕过神
庙时, 地中海明媚的阳光穿过柱廊在石壁上投下明快的阴影。庆祝的
人群心里多么愉悦舒畅, 为自己的共和国而骄傲、自豪。中世纪的哥特
教堂以五颜六色的彩绘玻璃, 将阳光在室内转换成各种明亮的彩色,
照亮了前方的圣坛, 引发了虔诚的教徒对天国的美好向往和对宗教的
顶礼膜拜。

在现代建筑的几十年发展历史中, 人们逐步加深对光的认识, 不

断探索着以新的形式和手法去塑造光的空间。早在上个世纪

30 年代,

现代建筑大师勒

?柯布西耶就这样赞叹过光: “建筑是对阳光下的各种

体量的精确的、正确的和卓越的处理。”可见他已经认识到光对建筑造
型是多么重要。在法国马寓公寓和印度昌迪加尔行政中心办公大楼的
外立面上, 阳光照射在表面粗糙的混凝土遮阳板上, 落下浓重的阴影,
呈现出粗犷的形体。除此之外, 柯布西耶认识到光对创造场所精神的
重要。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中, 他创造了一个诗意的、雕塑般的空间作为
“一个强烈的集中精神和供冥想的容器”。在其室内

, 阳光通过南立面

上深深的装有彩色玻璃的窗洞射入, 既表现了墙体的厚度又在室内创
造出镶嵌般的光线效果; 顶棚与侧墙之间被一道窄窄的光带分开, 缓
解了屋顶的厚重感 ; 从教堂潜望镜般的塔楼竖井, 倾泄下具有戏剧化
效果的光线。如果室内没有引入光线, 这将是一个无法使用的室内空
间; 如果到处流溢着刺目的光线, 信徒们又如何去专注于教士的布道
和精神的寄托。正如, 他在《走向新建筑》中所写的, 他在探寻着“纯粹
的精神创造”。

目前, 活跃在世界建筑舞台上的许多建筑师都在以自己的理解和

认识以各自的作品演绎着光与影的空间。这里我们来关注一下日本建
筑师安藤忠雄。

安藤对建筑与光的联系有自己的系统观点和主张。他认为, 虽然

现代建筑将窗户 从 结 构 限 制 中 解 放 出 来 , 却彻底消除了黑暗, 创造了
一个“泛光的世界”。这种光晕般扩散的光的世界, 就像绝对的黑暗一
样, 意味着空间的死亡……。在人们惊叹着玻璃盒子的晶莹剔透时, 安
藤却敏锐地意识到无阴影的空间是多么可怕。光与影的确是一对矛盾
的共存体, 在空间里两者缺一不可。“光的教堂”中, 他采用的设计手法
是: 利用单纯的混凝土材料和几何化空间组合创造大面积的明暗对比
和富有动感的光影变化, 特别是用黑暗来反衬光的魅力和场所意义。

在一系列私人邸院设计中, 安藤同样致力于光的引入。他认为通

过光线的变化, 人们可以感到日、月和地球的运动和气候变化, 并会有
一种触动更深层面的情感, 接触外部自然的感觉。在住吉的长屋, 庭院
占基地的

1/3, 并位居中央。在石原邸, 他用大片玻璃砖把内院部分作

成一个“光井”。在小筱邸, 从顶窗渗泄出来的自然光线照亮了混凝土
壁面, 沟通室内外的内在联系。

欣赏了以上的几位建筑大师的杰出作品, 我感悟到:

1) 他们对自然光线都有着自己执着的偏爱和深刻的领悟, 以自

己独特的作品现世人展示出一个个令人感动的光与影的空间。他们都
认识到自然光线对于建筑塑形的重要性, 利用光影来表现完整的几何
形体和空间。与那些喜爱运用玻璃来表现流动空间的建筑师来说, 他
们的建筑外观是封闭的、塑性的, 形体感强烈, 真正地做成了一个捕捉
光的容器。

(2)他们都致力于用光线来营造场所精神。不论是在宗教建筑、展

览建筑和住宅建筑, 光线都通过视觉激发着人们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联
想和回忆。

(3)而且, 自然光线也成为人与自然环境对话的一种媒介。这个世

界到处充 斥 着 刺 目 的 照 明 器 和 五 颜 六 色 的 霓 虹 灯 , 虽然它们夺目绚
丽, 但是它们缺少变幻, 缺少那种与时空相对应的关系。因此, 在他们
的作品中尽可能得运用自然光线, 照亮室内空间, 这样, 即使在室内人
们依然能感触自然。

光, 孕育了万物; 光, 孕育了空间。

参考文献

1] 《世界建筑艺术史》,[ 英] 帕瑞克・钮金斯著, 顾孟潮, 张百平译, 安

徽科学艺术出版社,

1994 年 10 月版.

2] 《空间・符号・城市》,朱文一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年 7 月

光与影的空间

——

—浅议现代建筑的光环境设计手法

摘要: 本文通过对几位现代建筑设计大师的代表作品和设计思想进行深入分析, 努力去发现他们在进行建筑空间设计时是如何驾驭光和

影的变化, 创造赋于魅力的光环境,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 现代建筑; 光; 光环境

( 上接第

93 页) 方式思维和开发, 直接对与用例一一对应的用例切片

负责就行了。在测试阶段, 由于编码人员已经是面对过与用例实现对
应的用例切片完成开发工 作 了 , 即, 完全做出一个用例实现所需要的
代码基础了, 所以就可以直接对其所熟悉的用例进行测试, 而不需要
过多的涉及其他编码人员, 更不需要等待。

由此可见,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 加入用例切片的模型和应用, 实现

了软件需求阶段的概 念 与 实 现 阶 段 的 设 计 思 想 和 实 现 模 式 之 间 的 一
一映射, 无论是在设计阶段还是在实现阶段, 都保持了用例与方面和
类之间的对应映射, 保持软件需求、设计、编码、测试之间思想和行为
的可跟踪性, 解决了广义横切行为所造成的软件代码缠绕, 以及开发

人 员 设 计 、编 码 、测 试 等 行 为 混 乱 的 问 题 , 不 仅 提 高 了 软 件 的 可 理 解
性、可维护性、可复用性和可扩展性, 并且增加了软件开发过程的科学
性, 管理了软件开发行为, 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

参考文献

1] Ivar Jacobson,Pan - wei Ng.Aspect - Oriented Software Development

with Use Cases. Addison- Wesley, 2005.

2] Ivar Jacobson .Separation of

Concerns.Software Develepmemt

2003.11.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