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题

1.

名词术语含义:震源;震中;地震波;震级;烈度;基本烈度;多遇地震烈度;罕遇地震烈度。
地震系数

k;动力系数 β;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α

震源:地壳深处发生岩层断裂、错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

地震波:当震源岩层发生断裂、错动时,岩层所积累的变形能突然释放,它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四周传播,这种

波就称为地震波。

震级: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称为震级,用符号

M 表示。

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在一定地点震动的强烈程度。

基本烈度:一个地区的基本烈度是指该地区在今后

50 年期限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 10%的

地震烈度。

多遇地震烈度:是该地区出现频度最高的烈度,即烈度概率密度分布曲线上峰值烈度

(众值烈度)( 一个地区的多

遇地震烈度是指该地区在今后

50 年期限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63%的地震烈度。)。

罕遇地震烈度:一个地区的罕遇地震烈度是指该地区在今后

50 年期限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

2%~3%的超越概率作为大震烈度的概率水准。

地震系数

k:地震系数 K 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即

k

=

动力系数

β

 

动力系数

β 是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地震作用下最大反应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之比,即

β=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α:地震影响系数 α 就是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地震时最大反应加速度(以重力加速度 g 为单位)。

地震系数

k 和动力系数 β 以其乘积 α 表述,并称为地震影响系数。α=kβ  书 54 页

2. 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区别:地震震级概念: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称为震级,用符号

M 表示。

地震烈度概念: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在一定地点振动的强烈程度。

   联系:我国有关单位根据 153 个等震线资料,经过数理统计分析,给出了烈度 I、震级 M 和震中距 R(km)之间
的关系式:

I=0.92+1.63M-3.49

以及震中烈度与震级

M 之间的关系式:=0.24+1.29M,根据上两式,可在 M---坐标系中绘出等烈度区,实际上,它

是烈度衰减规律的另一表达形式,它有助于了解不同震级

M 和震中距 R 对烈度 I 衰减的影响。

3. 抗震规范对建筑物抗震设防规定的一般目标是什么;怎样实现该设防目标。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