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钢铁企业含铁固废处理(转底炉生产工艺关键所在)

转底炉工艺是一种以煤基快速直接还原的技术,在国内已逐渐成熟。转底炉生产固废处理
的关键:
一、

掌握原料的特性

所用原料有:电炉除尘灰(精电炉灰、一、二次电炉除尘灰);转炉除尘灰(一、二、
三次);高炉除尘灰(出铁场灰、槽下灰、重力除尘灰、布袋灰);高炉污泥;转炉
污泥;烧结灰(机头、机尾、整粒、转运站灰)辅助。对各固废原料必须有系统的了
解、分类、储存及搭配,掌握其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

二、

科学性的配料

在掌握原料特性的基础上,如何配料是关键:
各物料储存仓定位出料顺序;各物料下料量波动程度控制(因其物料不同于矿粉);
各物料配入量的百分比(是有一定的科学计算);添加剂的配加量与添加剂的质量对
后续的生产也起着关键作用;在配料这一环节通常谈到配碳量多少比较合适,因各钢
企产生的固废原料成分不定,固配碳量须根据生产实践及产品质量而定;通常而言

9

—15%左右。

三、

造球

尘泥造球与矿粉造球是有一定的区别:
首先对原料的水分要及时掌握,不同于矿粉的亲水性好;其次混合料粒度与粒度组成
不如矿粉好,同时混匀效果不是很好,虽然可以配备混合机,但是粗细颗粒还是比较
明显对造球有着一定的影响,必须控制好粒度过粗;再次造球机加水量与加水位子不
同于矿粉造球,需根据现场生球量及生球质量而定;最后就是必须控制好球尺寸和球
量的稳定。

四、

湿球的烘干

1、湿球入炉必须做到均匀布到炉床上,才能达到烘干效果。
2、对链篦机料层厚度要有一定控制判定,同时对料层厚度要有检测监控手段。
3、对所布料层做到及时掌握,以便及时控制烘干温度,确保湿球烘干效果。

五、

转底路还原温度控制

1、干球量入炉的稳定与否是第一关键
2、其二是入炉干球的强度和粉化率
3、其三根据产品金属化率控制其各段炉温(1100—1280℃),同时由于各炉型的

设计与烧嘴控制点的不同,其温度控制也有所变化,其烟气和还原温度会直接影
响副产品氧化锌的回收

4、最后转底炉烟气系统温度控制将是直接影响转底炉能否正常生产的关键。控制不

好的后果是烟气系统堵塞、环境污染大、劳动强度加大、作业率低、清理管道存
在安全隐患、设备损坏腐蚀严重等。烟气系统温度的控制必须结合转底炉炉温,
炉内烟气量,还有烟气系统设备功能来控制。我国各厂转底炉烟气系统设计有所
不同,烟气系统各段温度控制还需根据现场实际布局而定。最终来说烟气系统的
堵塞与氧化锌回收已不是问题,都能成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