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 796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年 
 
researches in Wucun tunnel,monitoring is carried out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s well as on tunnel 
structure itself. In addition to routine monitoring tools,advanced technology such as automatic monitoring on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of buildings,monitor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prediction systems,monitoring 
information feedback by LAN and WAN,early-warning facilities by desktop alarm systems and electronic display 
boards,are applied to dynamic feedback analysis throughout tunnel construction;so that the feedback analysis 
work has distinctive informationizing characteristics in Wucun tunnel engineering. 
Key words:tunnelling engineering;intensive buildings;field monitoring;information feedback;informationizing 
construction 
 
 
 
1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与日益减少的土地资
源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问题
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及暗挖隧道等地下工程的出现,
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状况提供了新思路。城市暗挖
隧道一般具有浅埋、大垮的工程特点,浅埋意味着
薄覆盖层内填筑土和全、强风化软岩等特殊地层存
在的几率较大,大跨度施工则体现了隧道掘进施工
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在确保隧道自身结构安全的
前提下,如何将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
可接受程度,是城市暗挖隧道施工面临的挑战。 
关于浅埋暗挖隧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研究,国
内同行做了大量的工作:施成华等
[1
4]
分析了浅埋
隧道施工对地表及建筑物的影响;张顶立和黄  俊
[5]
对地铁隧道施工拱顶沉降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了
预测方法;李二兵等
[6]
就九华山隧道工程施工对双
连拱隧道结构及上方古城墙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
为结构变形的时间效应比空间效应明显;易小明
[7]
采用 W-W 破坏准则、屈服接近度模型和 Mazars
损伤模型,对地表建筑物变形开裂进行计算和评估。 
暗挖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研究工作,离
不开现场监测数据的支持。现场监测方法的合理选
择和监测数据的及时反馈,在施工过程中起到重要
的指导作用。易小明和张顶立
[8]
对浅埋大跨隧道下
穿建筑物时的变形控制标准进行了探讨。王  浩 
[9
10]
研制了具有分析和预测功能的监测信息管理
系统软件。结合厦门市梧村隧道下穿密集建筑群的
工程特点,开展复杂地质情况和周边环境条件下隧
道施工过程的动态反馈分析方法研究。 
 
2  工程概况 
 
厦门市成功大道梧村隧道为双向六车道隧道,
其中暗挖段长 650 m,结构形式复杂,由双连拱隧
道、小净距隧道、初支连拱隧道和分离式隧道组成。
该工程有三大难点: 
(1)  隧道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洞身沿线围岩以
松散松软残积亚黏土、砂砾状–碎块状全/强风化正
长岩和花岗岩为主,地下水埋深为 2~4 m,地层经
开挖暴露遇水很快转化为流砂,开挖难度极大。 
(2)  隧道上方建筑物密集,隧道施工 50 m 影响
范围内有 67 栋楼房,相当一部分建筑物在工程开工
前经鉴定为一般损坏房,建筑物本身存在开裂现
象,且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工程风险极大。 
(3)  暗挖隧道中连拱隧道的开挖跨度约为 34 m,
埋深仅为 9~27 m,最大覆跨比为 0.7,即使不考虑
上部建筑物其难度已经是国内外少有的。 
这三大难点组合起来,形成了超浅埋、大跨度、
工艺复杂、工序繁多、地面建筑物保护要求高,危
险源高度集中的高风险工程,为国内外罕见。 
梧村隧道沿线地质条件复杂(见图 1,图中 20
#
等为楼房编号),根据洞身围岩等级情况,确定在
II~IV 级围岩段采用浅孔弱爆破法开挖,以降低爆
破施工对隧道上方建筑物的影响;V,VI 级围岩以
人工辅助小型挖机开挖。在施工过程中,防止隧道
坍塌、控制地表建筑物沉降和控制建筑物开裂是工程
施工关键。V,VI 级围岩段主要采用 CRD 法施工(见
图 2),采取了超前预注浆、超前预支护、加强初期支
护等多种措施来控制隧道及地表及建筑物的变形。 
基于梧村隧道工程的高风险特点,建设单位在
工程前期组织国内有实力的科研院所开展了一些科
研工作。汪海滨等
[4]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根据现场
监测数据进行反分析,对开挖沉降曲线的偏态性及
其内在机制进行研究,认为地层性质及主控层跨落
是偏态性内因,开挖空间及分块顺序是偏态性外
因。侯艳娟和张顶立
[11]
对隧道上方受影响建筑物进
行统计和分类,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通过
选取不同权重,用模糊语言对建筑物的风险进行等级
划分。张顶立等
[12]
对隧道下穿试验房的安全性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