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考核指标和精神层面的基础
——员工参与,员工的意见受到重视。 
2、绩效辅导和实施 
考核指标制订完成,管理者和员工双方签字,并不代表绩效管理工作的结束,也不是暂时的
终止,而是进入一个更加重要的环节
——绩效辅导与实施。因为考核指标不能被自动完成,
完成考核指标也不仅仅是员工自己的责任,而是管理者和员工双方的共同利益,帮助员工完
成绩效指标,为其提供资源和支持,清除障碍是管理者的职责所在,因此,在指标制订完成
以后,绩效管理就进入了辅导实施阶段。
 
在辅导实施阶段,管理者要做的工作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跟踪绩效指标的进展情况,
随时翻阅当初制订的绩效指标,明确员工的指标完成情况是否如期初所料,正在按照正常的
进展进行,如果没有,问题在哪里,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干预一下,使之回到正确的轨道;
2、
员工在完成绩效指标的过程中,是否遇到了困难,是否需要提供帮助?当员工遇到了困难或
需要帮助,管理者应及时以支持者和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在员工的面前。
3、绩效管理的根本
原则是
“没有意外”,即员工对自己的考核结果以及所应得到的奖励或惩罚不会出现意外,为
了保证这个原则,管理者应在平时做好绩效记录,记录员工的表现,包括好的表现和不好的
表现,记录员工的表现的好处在于,为绩效考核提供事实依据,为绩效改善提供事实依据,
更重要的是,它能为人事纠纷提供事实依据,
《劳动合同法》对解雇员工提出了更严格的要
求,要想解雇一个员工,必须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才能在劳资纠纷中占据主动,而绩效记录
则是提供证据的重要来源。
 
3、绩效考核与反馈 
制订了绩效指标,对员工进行了绩效辅导,下面就是我们管理者最熟悉的绩效考核环节了。
作为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对绩效考核的要求也是与以前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的。系统化的
操作方式是,
“考核+反馈”,也就是说,衡量管理者绩效考核工作做得好与不好的标志,不
是打分划等,而是绩效面谈,因此,管理者在给员工打完分之后,应与员工进行高效的绩效
面谈。针对员工上一绩效周期内员工好的表现和不好的表现进行反馈,帮助员工正确认识自
己的优势和不足,持续改进绩效。
 
4、绩效诊断与提高 
绩效管理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诊断和提高,毕竟改善绩效才是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因此,
管理者要做两个诊断工作,一个是针对员工绩效的诊断,一个是针对绩效管理体系的诊断。
通过对员工绩效的诊断,发现员工在知识、技能、经验方面的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帮助
员工获得提升。另外,没有绝对完美的绩效管理体系,只有不断改进的绩效管理体系,因此,
在每年年底,
HR 部门应组织各部门对现有的绩效管理体系进行诊断,从绩效指标、管理者
的工作方式、绩效考核程序、奖惩措施的兑现程度等各个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找出绩效管
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二、管理者的有效性是绩效管理系统的保证
 
我们知道,绩效考核之所以失败,方法和工具的不足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最根本的是管理者
的观念导致的。因为,当我们提出系统化的绩效管理思路时,管理者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管理习惯和行为方式并没有随之发生改变,并没有按照绩效管理的观念去操作,在执行企业
的绩效政策当中只是被动应付,只做最简单的填表打分工作,依赖表格而不是沟通,因此导
致好的绩效管理系统在执行中变形,最后流于形式。
 
因此,绩效管理的第一要务是转变管理者的观念,使之掌握正确的观念和操作思路,从思想
上解决问题,而不是工具和方法。
 
笔者建议,管理者应至少转变以下五个观念:
1、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必须以系统的观念
看待和对待它;
2、绩效沟通必须持续进行,绩效沟通贯穿绩效管理的始终,必须坚持;3、
管理者和员工是绩效合作伙伴,双方是站在同一条船上的,管理者必须帮助员工实现绩效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