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5

 

.作为宾格使用时,指导致恐惧的能力;引起或将要引起恐惧的事物。

    

 

达尔文在生理学层面上对其做出的解释:

    睁大眼睛或嘴巴;眉毛抬高;一动不动;摒住呼吸,蜷缩/哭泣,心跳加速,脸色苍白,流汗,毛发悚

然,呼吸加速,唾液分泌失调,口干舌燥;颤栗;失声;瞳孔放大;颈阔肌收缩。恐惧 0000 人性:情绪的

历史 1.

 

恐惧

    在《牛津英语大辞典》从词源学的角度对其做出解释之前,恐惧就早已存在了,而不论我们是否喜欢

这种情绪,它确实客观地存在着。同时,世上也总有一些事物天生就有令人恐惧的属性,比如,悬崖峭壁和
饥饿的猛兽。世上充满危险,而正是它们提醒人类在靠近时产生恐惧的情绪。这有益于人类的生存。恐惧这

个词源于一个听起来很像哭泣声的古撒克逊语,除了害怕和担心的意思之外,这个古撒克逊语还暗指某种不
明之物在前方等待着我们。的确,所有的恐惧情绪都混杂着一种要被伏击的感觉,一种害怕什么事情将要发

生的担忧。恐惧警告我们某种行为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但正因为恐惧预示着某种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

 

生的坏事,结果往往是人类会被一些本不存在的或者不可解释的事物所慑服。
    自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近 500 年的思想启蒙,从理论上讲,我们的精神应该是非常坚强的。但

事实却是,即使那些最为理性的现代人也会发现他们曾被某些不可解释的事物推入恐惧的漩涡。空屋中发出
的惊声尖叫,突然间自动关闭的房门,百寻不获的钥匙突然出现在壁炉架上。刹那间,人们为巨大的恐惧所

 

淹没,不得不努力去阻止思绪陷入某种对超自然原因的思索。
    尽管我们会把上述事件视为无意义的,从而加以忽略,但这些经历却让我们体会到一种潜藏于人类心

智深处的本能,即一旦有证据表明外界存在危险,人类就会反射性地产生恐惧的情绪,这是人类的本能。无
论是现代的神秘主义还是梵蒂冈的教会,各种成系统的、不成系统的信仰无一不是建立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先

民的幻想之上的,而这些幻想正是先民无法摆脱本能性恐惧时产生的。就像所有的物种在受到外界刺激时会
分泌肾上腺素一样,人类在感到恐惧时就有了夹杂着人类的意识和想像的信仰。恐惧对我们的影响还不止于

此,社会起源于人类的合作团体,而后者的出现也是由于恐惧的存在。在所有的恐惧之中,有一种恐惧最为

 

可怖,那就是死亡。人类在死亡面前,如履薄冰。
    一些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要追问人类的何种情绪最为古老,那么答案一定是恐惧。当人类最早的

祖先南方古猿在非洲草原上步履蹒跚,结伴而行时,世界就是一个充满威胁和恶魔的地带,有暴风骤雨,有

烈火焚烧,还有无法控制的疾病和疼痛,这些与他们形影相随。而在人类起源之初,理解的缺乏更加深了恐

 

惧的程度。
    到了大约 200 万年到 150 万年前,早期原始人开始尝试着借助神话的形式去理解这个可怕的世界。于

是,闪电成为自然之神被激怒的结果,它可以通过仪式加以缓和。这种想像出来的因果关系似乎在实践中也
得到了证实,由此,供奉等象征性的仪式被认为可以治愈疾病、减缓暴风骤雨。虽然这些活动只不过时有奏

 

效,但这已足够让其发展成更为复杂的仪式系统了。
    在中古到上古的转折时代,即大约 4 万年前,也就是最后一个冰河期,上述象征性的仪式最终促使人

类两大文化体系的形成,即艺术和宗教。人类历史也开始进入有文字记载的阶段。假如我们把宗教,比如欧

洲和北非等地的犹太教、基督教或者伊斯兰教看作是在埃及和希腊 罗马多神教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一神教,
那么我们就大错特错了。尽管多神教的信仰体系出现在史前时期,但是正如古生物学家约翰尼斯等人在二战

后所认为的那样,多神教仍然是建立在先民对一个最高神祇的信仰和畏惧之上的。考古发现的动物牺牲品、
被埋葬的某一部分动物躯体,或者是上古时期洞穴壁画中的打猎场景,都显示出一个共同的目的:祈求神祇

能在他们捕猎时赐予好运。在为巨石所掩蔽的、黑漆漆的洞穴中,先民们手举火把,将熊按照一定的方式进
行切割,敬献给神,以此祈求神能够在下一次的捕猎中再次给他们带来好运,让部族繁衍生息。除了供奉牺

牲品之外,先民们还用红色的赭石、黑色的陶土在墙壁和洞顶上画出追逐捕猎的场景。19 世纪后期在西班

牙桑坦德省的阿尔塔米拉地区,20 世纪 40 年代在法国西南部的拉斯科岩洞,考古学家都发现了大量表现先

民对富庶生活想像的作品。有用石灰石、皂石或者象牙雕刻出的许多表现怀孕女性的小雕像,雕像似乎预示

 

着子孙的兴旺,以保证部落在经历寒冷和食物匮乏之后能够存留下来。
    假如的确是恐惧引发了最初的神学,那么除了不可预料的因素之外,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到底

还害怕什么呢?我们或许能从山洞里那些烧焦的骨骼和残留的灰烬中找到答案。在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已经

会使用火来煮食、照明和防卫了。随着游牧生活方式的开始,先民们迁居于各大陆,发生在对立部族之间的
残酷争斗也大为减少了。和更早时代的人类相比,旧石器时代的先民虽然还会经常游牧,但他们能够利用领

地内的各种屏障来保护自己。尽管他们还会感到恐惧,但他们进行宗教和文化活动的目的却在很大程度上和

 

我们现代人从事这两项活动的目的无异了:害怕自己和家人的死亡。
    一旦火被驯服,原始人就能够煮熟食物,使其易于消化,但好处还不仅于此。原始人也用火取暖,用

火驱赶旷野中的狼、鬣狗、豹、虎等野兽。火的使用一定给原始人的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旧石器时代

的早期,即距今 20 万年以前,火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原始人不再是完全受制于环境了,相反,他

们拥有了某些控制环境的能力。火的驯服的确使人类在摆脱恐惧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但对于原始人来说,
他们却无法借助自己的才智去摆脱死亡。死亡总是恣意妄为,贪婪地吞噬着生命,似乎比任何外敌都更为强

 

大。
    二战以后,大量的洞穴遗迹通过考古发掘出来。借助这些发现,我们或许能够证明上述观点。遗迹表

明冰河时代的原始人已经有了非常复杂的葬礼,躯体的腐烂是无法阻止的,但死者的亲朋好友却不认为他或
她已经不存在了。换句话说,死者虽然已然瞑目,但却似乎仍能对在世者施加影响。大概冥界就是这样被区

分出来的吧?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考古学家多次发现死者被埋葬的姿势总是面朝下而且蜷曲着。这是由于尸
体在下葬时被绳索缚住,而绳索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后因腐蚀而消失了。在地中海沿岸,即现在的意大利地

 

区就曾发现了这样的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