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用心理化学的观点建立起来的。

“ ”

冯特提出,把心理或精神作为 物 ,同时,把那种被认为实际存在的东西看作是现象,以意识的现象为研

究对象,认为通过内省法和实验法的结合分析人的意识,能够解释人的心理。
这,就是构造派心理学。

构造派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第一个应用实验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的第一个独立的心理学派别。
冯特,作为心理学史上第一位正式研究心理学的教授,因其卓越努力大大提高了心理学的学术权威,被誉为

实验心理学之父,或径被誉为心理学之父。
冯特在 1874 年出版的《生理心理学原理》,被认为是生理学和心理学上的不朽之作,它的重要性,有如心

理学的独立宣言。

构造派心理学成立后不久,即受到心理学界的群起反对。
反对的结果,一方面使构造派心理学不幸短命,后继无人,成为心理学史上的绝响;另一方面因为反对者的

主张不同,逐渐演变成百家争鸣、学派林立的局面。
不同学派出现之初,原本一致反对结构主义,但以后,愈争论,愈复杂,终于又演变成各学派之间,彼此互

相排斥、众说纷纭的情势。
在美国,与冯特同时代的詹姆斯,虽然同样以意识为对象,但他却把实用主义运用于心理学,把着眼点放在

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的功能上。
詹姆斯认为,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其任务,就是描述和解释意识状态。

所谓意识状态,包括感觉、愿望、情绪、认识、推理、决心、意志,等等。
詹姆斯把意识描述为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亦即所谓意识流、思想流或主观生活流。

所谓对意识状态的解释,就是研究它发生的原因、条件及其直接后果。
詹姆斯主张,心理活动是有目的的,它时刻都在顺应环境,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在顺应环境上的功能

效应,而不是研究心理现象的构造,从而创立了机能心理学。
机能主义对以后心理学的发展影响不大,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即由新兴的其他学派所取代。

在詹姆斯的影响下,华生刻意把研究的重点,置于作为意识活动结果的行为上。
华生宣称,应该象研究其它任何动物一样去研究人,应该象考察化学、物理学、生理学等其它所有自然科学

中的现象一样去考察人类行为。
华生还断言,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可以称之为意识、感觉、知觉、表象或意志的东西,因此,所有这类词汇,

必须从描述人类行动的语言中,彻底清除出去。

华生强烈主张,心理学只能研究可由别人客观观察测量的外显行为,而实验则应该仅限于客观地观察刺激
—反应的结果。

华生于二十世纪初叶,创立了曾经风靡一时,并一度独霸心理学领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因行为主义严守自然科学的取向受到批评,同时,也因其它学派理论的影响,一些

原属行为学派的学者,如赫尔、斯金纳、托尔曼等人,已不再坚持 客观的客观 的原则,终而,接受意识

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之一的理念,又倡导了新行为主义。
他们的观点是,在考察行为的同时,也兼顾心理活动。

目前,这种观点,业已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主导思想。
然而,人的行为,有时是受意识不到的心理倾向所支配的。
所以,人,也有受无意识支配的情况。

首先提出这种无意识问题,并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由意识的世界进一步扩大到无意识的世界的,就是奥地利
精神医学家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把人的心理分为无意识和意识两个对立部分,认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
由处于意识不到的无意识世界中的性本能(性冲动)所决定的。

要想了解某一个人的心理,如果不去了解他的无意识的世界,则是无法理解的。
弗洛伊德重视无意识的分析,正与冯特心理学的以意识分析为主相反,并从对精神病的治疗中,产生了精神

分析学。
精神分析学的内容,极为复杂。

事实上,精神分析学不但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而且,也是二十世纪内影响人类文化最大的
理论之一。

而弗洛伊德的名字和精神分析这个术语,亦是大多数有文化的人都熟悉的。
许多初学心理学的人,往往认为,弗洛伊德就是心理学,并且认为,这种心理学,只涉及对精神错乱者的治

疗,由此,也可看出弗洛伊德的影响之大。
因弗洛伊德的理论只是以精神病患的心理现象为基础,以之推论解释到一般人,难免有以偏概全的缺点,加

之弗洛伊德的理论缺乏人性变异的社会文化解释,亦常遭人非议,故此,精神分析学后继者的理论取向,均
将层面放大,包括了在现实社会文化中对一般人行为的解释。

此等心理学者,被称为新弗洛伊德派。
以霍妮、沙利文、弗罗姆、艾瑞克逊等人为代表的新弗洛伊德派,在神经症状的发生和人格的发展方面,排

斥弗洛伊德的生物主义观点,而重视社会和文化所发挥的作用。
在德国,较行为主义稍早一年,心理学家韦特墨、苛勒、考夫卡等人即提出了格式塔心理学,也就是完形心

理学。
他们认为,整体,不能用零碎的部分之合去理解。

并不是由元素组成的部分决定整体;
而是,整体规定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