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出水水质

≤60

≤20

≤5

≤20

≤0.5

2.3  

  

(表二) 实际进、出水水质指标

(2010 年 1-7 月均值)

项目

COD

BOD5

氨氮

SS

总磷

进水水质

168

96

15

100

2.5

出水水质

31

13.5

0.62

13

0.75

3  生产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强化预处理,降低 SS 指标

BAF 工艺预处理环节包括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旋流沉砂池、分配井、斜管沉淀池、超

细格栅等;每道工序相互连接、相互制约。

在操作实务中,我们发现如果粗、细格栅、沉砂池处理不彻底,一方面会造成沉淀池渣物

较多,污泥浓度较高,引起桁架式刮吸泥机和污泥泵叶轮堵塞,离心脱水机在脱泥时,转鼓螺
旋片常被一些纸片、粗纤维、塑料品缠住,时间一长离心脱水机动平衡受到破坏,导致出现严重
故障,影响正常生产。另一方面会增大超细格栅的运行负荷,影响超细格栅的使用效果,从而
加重生物滤池的负荷。

所以预处理各个工段要紧密配合,强化预处理,力争 SS 去除率达 60%以上,尽量减轻生

物滤池运行负荷。

3.2  合理控制反冲洗时间和强度

BAF 生物滤池是整个工艺的核心部分。我厂的生物滤池分为两级滤池,每级 4 个滤池,一、

二级滤池组为串联运行,共计 8 个生物滤池。滤料采用陶粒滤料,靠滤料间的生物膜对污水有
机物进行降解,并靠滤料对悬浮物进行截留。时间一长,滤阻增大,根据水头损失设定值,对
滤池进行反冲洗。

合理的调整反冲洗时间和反冲洗的强度,对滤池的恢复和运行以及能耗都比较重要。滤池

冲洗不到位会导致冲洗的频率增加,过度冲洗又会使生物膜流失,延长滤池的恢复时间。在操
作实务中,我们主要以每个滤池的池底压力达到设定值作为冲洗条件(一级滤池:90kpa,二
级滤池:68kpa)。通常一级滤池因负荷较大,冲洗时间在 16~36 小时,二级滤池冲洗时间在
36~72 小时。冲洗时由 1 名操作员在中控室远程操作,1 名操作员在现场指挥,根据冲洗的情
况,增加汽冲、汽水联合冲洗、水漂洗的强度和时间。如遇滤池堵塞严重时,可增加到两台鼓风
机、两台水泵联合冲洗,但要防止因强度过大造成冲洗池漫水,每次冲洗的时间通常在 25~30
分钟,冲洗水量在 500~550 立方米左右为宜。

4  部分技改项目及实施效果

4.1  技改项目

4.1.1  提升泵房有 5 台污水泵,每台流量约 700m

3

/h,为解决了 1 台水泵水量过小 2 台水

泵又过大的问题,我们在泵房加装了两台变频器,通过变频器对进水提升泵进水量进行合理调
节,保证了进水量的稳定。

4.1.2  在污泥脱水机房加装储泥斗。解决了因 1 台污泥运输车运力不够而影响污泥正常生

产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4.1.3  生物滤池加装过水栅条。为尽量减少滤料在反冲选过程中流失,我们在每组滤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