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入,达到防爆效果。三是控制系统通过关联器件将井道、轿厢、轿顶、底坑、厅门外爆炸

危险场所的控制电器件、专用电缆组成本质安全系统。本质安全系统限制了电器设备

的电压、电流等级,使其产生的电火花能量低于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的最小点燃能量,

 

从根本上消除了点燃源。

2 级区域则是在不正常的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可适用

 

报警式防爆电梯或其它为该区专门设计的防爆电梯。

显然为 1 区或 2 区设计、制造的防爆电梯不能在 0 区使用,为 2 区设计的不能在 1 区

 

使用。

 

防爆电梯系统中的点燃源

防爆电梯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可能点燃爆炸气体混合物点燃源有:a.电气火花、

静电火花、电弧火花、电晕放电。如各种继电器、接触器、安全开关(限位开关、极限开

关、急停开关、工作状态转换开关等)、呼梯按钮、电气接线盒、分线盒、接地、接零装置

等电气系统可能引发这些火花,形成点燃源。b.高温、高热表面,尤其是夏季环境温度

高,此类问题更突出。曳引机油温、电动机外壳、轴承运转处、制动器电磁铁线圈、开关

门电机、熔断器、电阻器、照明灯,这些器件工作时部分机械能、电能转换为热能,形

成点燃源。c.磨擦、冲击、撞击火花。电磁制动器闸瓦同制动轮的磨擦,导靴靴衬与导轨

 

的磨擦,开门刀同地坎或电梯其它机械部件之间的磨擦;电梯的 底或冲顶发生激烈

的撞击,限速器、安全钳动作时的冲击,均产生较大的能量,也能形成点燃源。考虑

 

上述诸多点燃源因子,实际检验中应分门别类逐一检测。

 

隔爆部件

电气控制部分的各种接线盒、分线盒、工作状态转换开关、急停开关、各种限位开关、指

层灯、呼梯按钮、曳引机组、控制屏均应具有隔爆功能,本质安全型电路系统中的电器

部件除外。如果采用正压型防爆机房,则正压气体不能含有爆炸性物质及其它有害气

体,气量、气压应符合设计要求,微压(压力)继电器应齐全完整,动作灵敏、可靠。

 

正压型机房的门窗应采用密封性能好的双层结构,门向外开。

电缆在进防爆接线盒时,应采用隔爆密封式,即电缆的截面为圆形,且防护套表面

即阻燃橡胶密封圈不应有凸凹、老化等缺陷,确保防爆功能。隔爆壳体表面应不聚集

静电,无裂纹,无机械变形,其隔爆接合面间隙应符合技术要求(一般为 0.1~

0.2mm),隔爆接合面不能锈蚀,须有防锈措施,电镀、涂敷薄层防锈油保护(如置

换型 204-1 型不干性防锈油)禁用油漆或黄油之类。因为隔爆接合面的锈蚀或涂敷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