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l——外壳;2——蒸发腔;3

水f横髫;4——内开凹热器;

5——循环承秉;6——海水分配器;7——喷淋管;8——蔗通管;

9——抽气管;10——排再阀;“——宅气泵;12——玲凝腔;

13——气水分离器;14——水阀;15——送气管;16——溢流阔;

17——外冷凝器

图1实验装置剖面圉

F培l

Sch咖atIc

dLagram of the presented

uni‘

于在摇动的船上使用的缺陷,本装置采用横管降膜

蒸发的工作模式。即:海水经喷管7喷出,经一块孔

板6再分配后,均匀地滴降至蒸发腔中的加热横管

3上,在那里形成海水降膜并受热蒸发。未蒸发的

浓海水晟终落至蒸发腔底.一部分经溢流阀16流出

装置,另一部分经循环泵5再循环至喷头7进行循

环使用。新海水由图示入口进入装置,经冷凝腔12

中的回热器4预热,最后流至循环泵5前与一部分

浓海水混合进行循环使用。

3)当海水从一根水平管到另一根水平管形成降

膜流动时,它从水平管内的热水中吸收大量的热量,

并产生蒸发而在蒸发腔中放出大量水蒸气。这些水

蒸汽通过抽气管9由空气泵11抽至冷凝腔12中,

蒸汽再经管壳形分配器进入水平横管3,在那里它

经历冷凝放热而产生出淡水,并将热量传回给管外

的海水,回收了一部分凝结潜热。由于泵的作用,在

蒸发腔中形成了负压,而在冷凝腔中形成了正压,因

而加速了水的蒸发与凝结过程,使装置的性能得到

加强。通过横管后的蒸汽在冷凝腔12中被回热器

4进一步冷却并释放潜热给进入的海水,最后经管

道进入冷凝散热器17放出热量给环境后进入气液

分离器13,在那里被新进的海水进一步冷却释放出

淡水,并进行气液分离。晟后剩余的低温气体经送

风管15送回至装置蒸发腔的下部,进行再循环,而

淡水则经水阀14交给用户。在装置中气体始终是

闭循环运行的,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不受外

界干扰。

2实验装置描述

2.1蒸发腔:蒸发腔是该装置的最主要部分。它是

一个长方形的箱体(1000×550×280mrn3),由

1.5rnm厚的不锈钢板构成.其中横穿有117根水平

横管。在横管的出LI两端,由装置外壳及几块隔板

将横管的出口分成了6个区域,每个区域起着分配

或汇积加热流体或水蒸汽的作用。这些区域的宽度

均为50mm。装置最外层用50mm厚的聚苯乙烯泡

沫隔热。

蒸发腔中包括了一块带孔平板,用之将海水均

匀分配至加热横管上,该孔板的小孔直径为2mm;

并按20mm×20mm排列。水平管由直径20mm,厚

度为1mm的铜管构成。水平横管在蒸发腔中以

40mm×50mm交叉排列,管的长度为550mm。因

此,蒸发腔中横管总的内外热交换面积分别为

3.839和4.04lm2。

2.2外部能源:外热源由电加热产生温度大约70

~90℃的热水,用于模拟太阳能或其它余热产生的

热水。热水温度是可调的,以便于分析供热水温度

对装置产水量的影响。

2.3冷凝腔中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4是由外径

8mm,厚0.5mm,长4000mm的紫铜管构成,用于预

热进入装置的新海水。

2.4外冷凝器:外冷凝器由外径12mm、厚O.5mm,

长10000mm的紫铜管分两排构成,分两排的原因是

为了减少气流的阻力,用于冷却进入气水分离器的

循环蒸汽。

2.5抽气管和送气管:抽气管由两根并联、外径为

25mm,长550mm管道组成,管道两侧打有许多孔

以利蒸汽进入。送气管由一根外径为20mm,妊

550mm铜管构成,管道两侧也打有许多孔以利蒸汽

送入。

2.6循环水泵和风机:水泵的标称功率和扬程分别

为40w和8m。风机的标称功率为180w,最大风压

差和最大循环风量分别为15kPa和25m3/h。

2.7带有热交换器的气液分离器:汽液分离器是用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