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手术将近结束开始关闭腹腔时停止输注丙泊酚;若在皮肤缝合完成前 BIS 值
超过 60,则静脉推注丙泊酚 0.5mg/kg。瑞芬太尼于开始缝合皮肤时停止输注。

早期拔管标准

目前尚未制订统一的早期拔管标准。围术期多种因素曾被纳入研究,以判

断其是否作为早期拔管的影响因子。一般认为,术前准确评估预测患者术后能
否适合实施拔管的快通道技术仍存在较大困难,尚需结合术中的情况以及术
毕病人的恢复情况方可作出决定。然而 Cammu 等

[4]

在肝移植中采用了详细的

术后早期拔期标准,结果证实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2.1 术前标准

虽然对在术前预测病人能否实施早期拔管尚缺乏可靠的指标,但无肝功能衰竭和脑

部病变是重要的指标。Kanai 等[5]将病人术前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手术史、肌酐水平、诊断、北美器官分配网络(UNOS)评级、Child-Pugh
评分、以及是否有门体静脉分流、腹水、脑部病变、凝血状况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女
性(P =0.02)、BMI 在 32 或以上(P =0.015)、存在门体静脉分流(P

 =0.022)、脑部病变(P 

=0.041)等指标对于提示术后不能实施早期拔管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 BMI 在
34 或以上及脑部病变者则预示着术后即刻拔管的失败与不可行。
2.2 术中标准

①供肝移植后功能良好(动脉血 pH 值正常、无临床出血表现、

凝血酶原时

间>25%)

;②输血量少于 10U 红细胞;③血流动力学平稳(肾上腺素或去甲

肾上腺素用量不超过 200ng·kg

-1

·min

-1

);④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200mmHg。

2.3 术后标准:

① TOF 值恢复至 0.9 以上;②病人清醒,能执行医生口头指令;③呼吸

频率<35 次/min;④ SpO

2

>90%;⑤

潮气量>4ml/kg

且没有如下呼吸困难或

缺氧(伴二氧化碳蓄积)征象:心率异常增加;辅助呼吸肌群运动明显;腹
部异常抽动;发汗等。

亦有认为,影响术后早期拔管的主要因素是术中输血量、肾功能与心肺功

能、以及脑部是否存在病变等

(P <0.001),而与术前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并无直接关系

[6]。

拔管后处理

手术室内或转送 ICU 后达到拔管要求时,可予拔管并作鼻管或面罩吸氧,

维持 SpO

2

>90%。术后早期(第 1 日)即应开始肺部功能锻炼如排痰等,并

给予适当的术后镇痛。ICU 期间的监测应包括 ECG、SpO

2

、CVP、IBP、PAP、CO

等,术后早期每 6h 监测血容量、血气分析、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稳定后改为
每日一次。每日尚需胸部 X 线检查,同时需关注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影象学情况。

 

实施快通道技术的意义

早期的研究结果显示肝移植实施快通道技术是存在疑惑的。例如对肝移植

病人实施手术室早期拔管的安全性和意义进行的观察发现,与非手术室内拔
管的对照组相比,无论是 ICU 的停留时间还是总住院时间均无明显差异。因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