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道,社会是一种关系,把握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建筑除了反映人的需求,还要反映关系,
因为在建筑中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一个群体,各种群体。所以,我们在把握需求的时候,
也必须去把握关系。而社会形态系统的就是人类关系学。所以,用社会形态来把握建筑就
显得至关重要。

 

从自然环境出发 中国传统建筑非常注意与环境的关系。

首先,是建筑适应环境。这在建筑选址上有很好的表达: 最好北面有山岭屏障阻挡寒风,
最好门前南面平原、耕作招凉,最好水源顺驻,最好远景悦目、最好农地方屋终年都可以

见到太阳。当然,最初纯朴的愿望最终被扭曲为风水。但这种对自然选折的重视,现今也
很有指导意义。
然后,就是建筑反映环境。在园林里,任何一个亭子,楼阁。都不是随便放置的,任何一
个建筑都是为了使整体的环境增色,这样的建筑才是好的建筑。
从自然出发,然后又回到自然。这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环境观。
但也不可否认,他们对环境理解的也很狭隘,他们所谓的环境永远是一个小环境。他们没
有去从一个大的角度上去认识环境。当然,甚至没有意识到应该从大的角度去认识环境。
人生活环境之中。只要有人存在,就要有环境;同样,没有了环境,就不会有人。
建筑同样也是环境,是人造的环境,人不能直接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但又离不开自然
环境。所以只有去把握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把握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才能做出建筑,
做出好建筑。
社会形态是描写人与人的关系。而自然环境同样表明了一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
只要建筑不会脱离人而存在,他就不会脱离环境而自己存在。好的建筑总是要适应自然环
境和反映自然环境的。

 

另外说两个问题 可以说,传统的上位建筑,由于是一种自发的建筑活动,所以,有它反
映需求的一面;但是有正因为它的自发性,没有人去研究系统的上位建筑理论,所以,
它的整体把握形非常差。也就是说在小范围它可能很好,而一把范围扩大,就会把握不了。
另外,由于传统的建筑大部分都生活在封建社会中,而封建社会在中国过于长久,封建
社会后期的社会形态本身就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所以,封建社会后期的社会形态的指导意
义本身就失去了它的正确性。所以,社会形态对建筑产生的歪曲影响。
二、传统建筑中的空间
中国的建筑空间的特点主要有二:第一是空间的不定义性,第二就是空间的历时性。

 

混沌空间 说中国古建的空间是混沌空间很有道理,但混沌的不是空间的品质,是空间的
定义。
中国的传统建筑只营造空间而不定义功能。
从大的类型上说无论是小到家宅,店铺,还是大到寺庙,宫殿他们的单体建筑都是一种
模式。矩形的平面,柱网的建构。空间类型也都是一样,
再细到一个家庭的空间里,这里只有按等级分的正房、厢房、耳房、罩房。而不是按功能分
的厨房,卧室。正房、厢房都有着一样的空间品质,也都可以睡人或是用作书房等。
这样就是说,中国的传统空间具有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一间房,可以是住宅里的也可以是寺庙里的;一间房,可以做仓库,也可睡人,也可以
做书房;还是一间房,儿童可以在这里作各种游戏,可以引发出各种想象。
一间房,一间不定义功能的房,反而我们会给她更多的功能,把空间利用得更充分更丰
富,更有创造力。你在这样的一间房里,不会无所事事,不会一整天除了在卧室睡就是在
起居室里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