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需查明其原因。当进水 pH 突变或毒物浓度
突然增加时,可使污泥耗氧速率急剧下降,
从而使 DO 增高,这是污泥中毒的最早症
状。若曝气池 DO 长期偏低,则可能是因为
泥龄过短或污泥负荷过高,应根据实际情
况予以调整。
2.2、减少出水悬浮物

絮凝良好的活性污泥,通过二沉池正

常的流失率约为 0.5%,即为 10~20mg/l 左
右,一般认为<30mg/l 尚属正常。若超过
这一限度,即说明运行中有问题,其往往
因大块或小颗粒污泥上浮以及污泥膨胀所
致。
2.2.1、大块污泥上浮原因及对策

①反消化污泥
上浮污泥色泽较淡,造成原因是当废

水中总氮或氨氮高时,在适宜条件下可被
硝酸菌和亚硝酸菌氧化为 NO

3

-

,如二沉池

厌氧,NO

3

-

就会还原为 N

2

,N

2

被活性污泥

絮凝体所吸附,使得活性污泥比重<1 而上
浮。

改进办法:加大回流;减少泥龄;适

当降低曝气池的 DO 水平。

②腐化污泥
上浮污泥发黑,并有恶臭。产生原因

为二沉池有死角造成积泥,时间长后即厌
氧腐化,产生 H

2

S、CO

2

、H

2

等气体,最终

使污泥上浮。

解决办法为消除死角区的积泥。

2.2.2、小颗粒污泥上浮(飘泥)原因及
对策

①进水水质,如 pH、负荷、毒物等突

变,使污泥无法适应或中毒,造成解絮;

②缺乏营养或曝气过度造成老化;
③进水氨氮过高、C/N 过低,使污泥

胶体基质解体而解絮;

④池温过高,往往超过 40℃;
⑤回流过大,造成沉淀区不稳定,曝

气池内空气泡带入沉淀区;

解决办法:弄清原因,分别对待。对

于老化解絮污泥须适当投加营养,采取复
壮措施。
2.2.3、污泥膨胀原因及对策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污泥膨胀是由于

污泥中丝状微生物的过量繁殖所引起,污

泥膨胀的出现频率及程度同丝状菌数量呈
正相关,因此也称之为丝状菌膨胀。控制
丝状菌污泥膨胀一般有下面几种方法:

①采用化学药剂杀灭丝状菌,先通过

小样试验,以确定合适的投药量。

②改变进水方式及流态
③改变曝气池构型
④控制曝气池 DO
⑤调节废水的营养配比

2.3、调节污泥回流量

污泥回流的主要作用是要保证有足够

的微生物与进水相混合,使曝气池中有足
够的 MLSS、维持合适的污泥负荷。回流污
泥量(RAS)的调节可用四种方法估算:

①根据二沉池泥层的厚度进行调节
沉淀池泥层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出水悬

浮物增加,从而降低出水水质。通过改变
回流量的大小,使污泥层保持在距沉淀池
底部 1/4 高处。

②用固体平衡公式测算

RAS=Q

Q:进水流量
VSS

R

:回流污泥中混合液挥发性悬浮

物浓度。

MLVSS:活性污泥混合液挥发性悬浮

物浓度。

③根据污泥沉降体积估算

RAS=Q

SV

30

:30 分钟沉降体积(ml/l)

3  结论

   但在实际运行中,当废水的水质水

量、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我们应该根据
实际情况作出判断,选择最合适的控制管

理方法,使系统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以
发挥其最大的效益,进一步提高出水出质。

2

MLVSS

VSS

R

—MLVSS

SV

30

1000—SV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