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洋等一批具有很强发展后劲的太阳能电池企业在长三角地区迅速成长起来,如果国家政
策引导得当他们的快速发展将使我国成为继日、德之后世界第三大光伏产业大国。

      

 

目前产业链概况:

      硅料、硅片、电池,越往下游压力越大。原材料短缺引发的连锁效应,但形势相对更严
峻,从产业链来看,硅料供应仍紧张,不能自给,主要是进口;硅片环节原料基本可以
保证,下游需求稳定,有盈利;电池环节产能过剩,企业普遍开工率低于 50%;单一组
件封装企业压力很大,货源紧张;光伏应用技术研发也是重点(如并网逆变技术、光伏建
筑一体化、大规模的光伏并网电站等),但国内应用市场仍然较小,产量相对过剩,组件
价格回落(15-20%)。

      硅片:在原料供应紧张的情况下,硅片切割环节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盈利,随着全
球硅原料供应的逐渐缓解,硅片环节的盈利能力逐渐下降;从进入门槛看,制约行业进
入的因素逐渐削弱,而生产过程的技术水平和诀窍要求相对电池要低,其超额利润的唯
一原因在于供需紧张;2007 年 2 月新光硅业试产,其他国际大厂硅料也将逐步投产,虽
不致于导致硅料供应过剩,但将大大缓解,目前行业竞争首先是原料供应,然后是切割
厚度和铸锭消耗。

      电池:产能过剩导致开工率不足、技术和质量竞争将加剧。行业主要公司,如无锡尚
德、南京中电等仍可以从获得比其他企业更稳定的硅片供应而实现高于平均水平的开工率;
从德国市场的情况看,随着供应的缓解,用户开始对太阳能电池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无序环境下任何产品都能销售的情况开始改变,质量稳定的企业将更容易获得稳定订单;
另外,更高的稳定转化率、更小的方差意味着同等成本下更高的平均价格;而稳定的原料
供应和更低的合约价格也保证了大厂的利润;我们认为 2007 年电池领域的整合逐渐开始,

 

具有资金优势、技术优势或者渠道优势的企业将逐渐扩大自己的优势。

      组件及应用:,国内应用市场仍然还是以西部偏远山区、农村电气化,经济发达地区
的太阳能建筑示范工程、奥运工程项目、以及太阳能电子产品(包括太阳能灯具)为主 。
2007 年的净安装容量为 15MW 左右,太阳能电子产品消耗 10MW 左右,其他主要是组件
封装,国内大大小小的封装企业上百家(170 家左右),其产品 90%以上是出口。

中国光伏年装机和累计装机统计(KWp)

      2、我国光伏发电市场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于 20 世纪 70 年代起步,90 年代中期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太阳电池
及组件产量逐年稳步增加。中国光伏电池总产量超过 250 MW,光伏组件总产量超过 400 
MW。中国光伏发电市场的发展为:90 年代初期,光伏发电主要应用在通信和工业领域,
包括微波中继站、卫星通信地面站、程控电话交换机、水闸和石油管道的阴极保护系统等。
从 1995 年开始主要应用在特殊应用领域和边远地区,逐步建立了较大型的光伏发电应用
系统,建成各种规模的县、乡、村级光伏电站 40 多座,推广应用家用光伏电源系统约 15
万套,中国的光伏技术已步入大规模并网发电阶段,开始建造几十千瓦、百千瓦级、兆瓦
级的光伏并网示范系统。从 2002

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启动了 西部省区无电乡光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