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4)絮凝法。絮凝法是向含油水中投加絮凝剂,通过絮凝剂的作用使水中的油滴变大.便于后续工
艺分离。絮凝剂在除油过程中可通过絮凝沉降除菌,能去除油田污水中 50%以上的 SRB.此外絮凝剂还有
利于杀菌剂对菌量的控制。常用的无机絮凝剂包括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油田含油废水处理用絮凝

剂逐渐由无机向有机转化,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以利于对 三采 采出水的处理。
  (5)悬浮污泥过滤技术。悬浮污泥过滤技术(SSF)的核心包括加药部分和污水净化器,它是一种
物理化学方法。使用该技术在大庆油田杏十五一 1 污水站试验,发现处理后的污水油含量基本为

0,COD 去除率达 94.8% ,另外对悬浮物和 SRB 均有一定的处理效果。该法具有工艺简单、投资少、运行

费用低、出水指标优良等优点。
  2.1.2 乳化油和溶解油的去除
  (1)化学破乳法。乳化油的存在状态相对稳定,要达到油水分离首先要破乳。化学破乳是通过向水
中投入化学药剂完成的。药剂在水中水解后能形成带正电荷的胶团,并能与带负电荷的乳化油发生电中
和作用,降低其表面电位,再经过其他处理使油粒聚集,粒径变大,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化学破
乳法包括盐析法、酸化法、凝聚法,最传统和常用的药剂是铝盐及铁盐系列。
  (2)气浮法。气浮法是依靠气泡表面能吸附油滴或悬浮物的特性达到分离目的。根据气泡的生成机
理,大致分为溶气气浮、散气气浮和电解气浮 3 类。溶气气浮产生气泡的机理主要是将气体(油田上多用
天然气、惰性气体)在一定水温和压力下溶解于水,并尽量使其接近或达到饱和溶解度,然后经释放器
或压力控制阀使溶气水突然消能减压,从而在水中产生大量微细气泡;散气气浮产生气泡的机理是用机
械、水力或采用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将吸入的空气(或天然气、甲烷、其他惰性气体)打碎而形成微细气
泡:电解气浮是利用不溶性电极电解采油污水,在电解分解作用和初生态的微小气泡的上浮作用下,使
乳化油破坏,并使油珠附着在气泡上。溶气气浮产生的气泡的直径为 20-60um 或更小,且稠密均匀,对
乳化油处理效果最好,但由于乳化油含量较低,故现场一般采用散气气浮。
  (3)电化学法。包括电凝聚和电火花法。电凝聚是利用溶解性电极电解采油污水,从溶解性阳极溶
解出金属离子,金属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物,它能吸附和凝聚乳化油与溶解油,然后沉淀可除去油;电
火花法是利用交流电来去除采油污水中的乳化油和溶解油。在电场作用下筒内的导电颗粒间会产生电火
花,在电火花和水中均匀分布的氧的作用下,油分被氧化和燃烧分解。
  (4)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亲油性材料来吸附水中的油,对溶解油的处理效果最好。根据固体表面
吸附力的不同,吸附可以分为表面吸附、离子交换吸附和专属吸附 3 种类型。活性炭是常用的吸附材料.
但由于活性炭处理成本高、再生难,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仅用于含油废水的深度处理。
  2.2 油田采出水悬浮物的去除
  注人水中悬浮固相的含量及颗粒大小是影响注水水质的重要指标,是造成地层伤害的重要因素,悬
浮颗粒对地层孔隙的堵塞主要是在岩石的端面、断面附近和岩石的深部。
  2.2.1 过滤法
  过滤法是将采油污水通过设有孔眼的装置或通过由某种介质组成的滤层.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的方
法,它是去除悬浮物,特别是去除低悬浊度中微小颗粒的一种有效操作它是利用颗粒介质的截流、惯性
碰撞、筛分、表面黏附、聚并等作用,将水中油分去除。一般所用过滤器有压力式和重力式 2 种,我国油田
过滤器普遍采用压力式,在油田废水普通站和深度站过滤处理工艺中广泛使用核桃壳过滤器。
  2.2.2 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利用膜所具有的选择透过性.对污水中的某些微粒或离子性物质进行分离和浓缩的方法。
目前膜技术在油田采出水处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微滤(MF)、超滤(uF)和反渗透(RO)系统,而
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是管状陶瓷微滤、中空纤维微滤、管状聚合物超滤和反渗透系统。MF 能去除 0.1~100um 
以上的固体悬浮颗粒,UF 能去除 0.001~0.02um 的大分子物质和固体悬浮物,可见 MF 和 UF 对控制悬浮
物颗粒粒径非常有效,另外对采出水中油的去除也有一定效果.RO 系统主要是针对采出水的脱盐。
  2.3 油田采出水中细菌的去除
  影响油田注水水质的主要微生物是硫酸盐还原菌、腐生菌和铁细菌。注入水中的细菌可腐蚀注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