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某一机床中使用的是带变频器的 55kW 的标准电动机。经过中央动力分配轴和变速器实
现为各个工作轴分配 50%~100%的机械功率。在对机床进行了总功率的平衡计算后,最
后用高性能的电动机(EFF2 和 EFF3)以及电子同步驱动系统取代了原有的驱动方案。在
机械传动中,人们注意到了机械效率的不同。在计算总费用时使用了 LCC 寿命周期费用
法。此计算包括了所有在该电动机使用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市场通常的采购费用,能源费
用按 7.5 欧分/kWh 计算,维护保养费用和其他费用),并在整个使用寿命周期中考虑到
了利率系数等因素。设备的工作时间按 5500h/

 

年计算。

    由于选用了变频器,电动机效率为 96%,考虑现有系统机械损失后的效率为 75%。在
采取改进优化措施之后,效率可以提高到 80%,但需要增加一些附加费用。这些费用是
因为选用了更好的材料、更高价值的零部件或者附加的维护保养而产生的。例如更换了一
个性能更好的轴承、使用了效率优化了的变速器以取代皮带传动机构以及更加准确的校正
了的集中传动轴等。

    根据机床工作期间不同机床配置方式的累计费用,在这一实例中,可以清楚看到如下

 

的相互关系:

    (1

 

)与能源费用相比,设备的采购费用不是主要的费用因素。

    (2

 

)较差的机械效率在整个系统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3

 

)机械效率的改进提高与购进附件的投资有着成比例的关系。

    (4

 

)高档和优质电动机的效率对节能的作用有限。

    (5

 

)最大的节能潜力在于使用采购成本相对较高的永磁电动机。

    节能效益是不能仅依靠将标准电动机更换成高效电动机来实现的。系统优化和永磁电动
机的使用也能带来节能和节约费用的好处。本例中可以实现的节约效益共计约 29

 

%。

    

 

驱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目前驱动系统的创新水平和生产费用具有决定性意义;而在

——

将来,质量、产品的可靠性以及节能将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德国的传统强项

驱动技

术将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巩固自己的地位。这些观点还没有考虑到经济领域中自动化技
术的进步而带来的驱动系统数量与未来家用电器的增加。基于经济的或者系统技术的原因,
还会出现非电子驱动向电子驱动转换的趋势。而最后一个原因就不仅仅是驱动系统框架内

 

降低电力消耗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