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Vol.28.NO.02

遗憾的是, 随着国家

“ 优质产品金、银奖”评选活动的停

止, 我国感官评价和感官评价员的系统培训、考核和选
拔工作也随之停滞了, 因而, 我国在食品感官分析标准
和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目前,
我国的食品企业除少数大型跨国企业外, 绝大部分没
有标准化感官分析实验室, 经过专门培训的评价员更
是奇缺, 食品企业在进行新产品开发、产品改进等方面
还停留在凭经验思维的水平上, 缺乏规范性、严谨性和
科学性, 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技术开发水平和我国食
品标准化研究领域的国际化进程。因此, 感官分析标准
及技术应用于食品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改进, 对于加快
我国食品产品进入国际化循环具有重大的意义。

2 食品感官分析技术在新产品开发、产品改进中的应

要将食品感官分析技术和标准应用于我们的新产

品开发或产品改进中, 首先要解决的是选拔和系统培
训一批感官评价员, 还要建立一个标准的感官评价实
验室, 然后根据我们新产品开发或产品改进的目标要
求选择不同的感官评价、统计技术。

2.1 评价员的入选条件以及评价员的分级

实验室内感官分析的评价员与消费者偏爱检验的

评价员是两类不同的评价员。前者需要专门的选择与

培训, 后者只要求评价员的代表性。本文所提及的评价
员是特指前者。作为感官分析的评价员入选的充分必

要条件是:

a.身体健康, 无任何感觉方面的缺陷。
b.各评价员之间及评价员本人要有一致的和正常

的敏感性。

c.具有从事感官分析的兴趣。
d.个人卫生条件较好。
e.具有所检验产品的专业知识并对所检验的产品

无偏见。

感官分析的评价员通常可分为初级评价员、优选

评价员和专家评价员

3 种级别。

2.1.1 初级评价员

有所检验食品相应的专业知识, 有较高敏感的嗅

觉、味觉和视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 能熟练掌握和
运用感官品评的各种工具。

2.1.2 优选评价员

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相关知识面, 有较高敏感

的嗅觉、味觉和视觉以及相应的识别力、记忆力和表现

力。受过良好、系统的专业训练, 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感
官品评的各种工具和品评技巧, 具有良好的、稳定的心

理素质。

2.1.3 专家评价员

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丰富的品评技巧、品评经验

和工作阅历, 有高度敏感的嗅觉、味觉、视觉力和高度
的识别力、记忆力及表现力以及相当稳定的心理素质。

2.2 感官分析室的物理条件要求

[2]

2.2.1 环境

感官分析应在一个专门的安静不受干扰的检验室

内进行, 检验室应保持舒适的温度与通风, 与样品制备
室分开, 避免无关的气味污染检验环境。检验室空间不
能太小, 座位应舒适, 以免评价员有压抑的感觉。检验
室应限制音响和控制光的色彩和强度, 特别是要避免
能使评价员分心的谈话和其他干扰。

2.2.2 器具和用水

凡与样品接触的容器应适合所盛样品, 容器表面

无吸收性并对检验结果无影响, 应尽量使用已规定的
标准化的容器。另外应保证供水质量, 为某些特殊目
的, 可使用蒸馏水, 矿泉水, 过滤水, 凉开水等。
2.3 感官分析评价员的培训

敏感性培训是每一个入选的评价员必须进行的系

统培训。通常敏感性培训科目大致可分为:

2.3.1 阈值检验

主要用于确定学员的味觉、嗅觉的敏感能力。通常

对于阈值的测定分为,

“ 刺激阈”

( 指对味觉、嗅觉形成

较强烈刺激的一类物质的阈值) 、

“ 识别阈”

( 指对某一

类 食 品 具 有 鲜 明 特 点 的 一 类 物 质 的 阈 值) 、

“ 差 别 阈 ”

( 指对同物质不同浓度阈) 和

“ 最大阈”

( 指个人对某一

物质能够辨觉到的最高浓度阈) 。

2.3.2 稀释检验

用于确定学员可感觉到的混入食品中的其他物质

的最低量。

2.3.3 重现性记忆检验

用于确定学员对测试品特点扑捉能力。在一组非

常相近的样品中找出两个或以上相同的样品。

2.3.4 再现性记忆检验

用于确定学员对测试品特点扑捉能力以及记忆能

力。某一测试样品相隔

24 h ̄72 h 后再次拿出并提示学

员是某组测试样其中的一个样, 要学员找出。

2.3.5 特征物质辨析检验

用于测试学员对食品特征的概括、描述能力。选择

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产品, 让学员描述出其类别、特
征、特点、生产企业等。

2.4 食品感官分析的组织

食品感官分析的组织是感官分析能否达到预期目

综述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