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7

 

)随砌随搭设好脚手架,垂直运输机具准备就绪。

  2、砖基础的砌筑

  砖基础在垫层之上,一般砌筑在混凝土砖基础的下部为大放脚,上部为基础墙,大
放脚的宽度为半砖长的整数倍。混凝土垫层厚度一般为 100mm,宽度每边比大放脚最下
层宽 10mm。大放脚有等高式和间隔式。等高式大放脚是每砌两皮砖,两边歌手金 1/4 砖长
(60mm);间隔式大放脚是每砌两皮砖及一皮砖,轮流两边各收进 1/4 砖长(60mm)。
特别要注意,等高式和间隔式大放脚(不包括基础下面的混凝土垫层)的共同特点是最
下层都应为两皮砖筑。砖基础大放脚一般采用一顺一丁砌筑形式,即一皮顺序与一皮丁砖
相同,上下皮垂直灰缝相互错开 1/4 砖长(60mm)。砖基础的转角处、交接处,为错缝需
要应加砌配砖。砖基础的水平灰缝厚度和垂直灰缝宽度以为 10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
度不得小于 80%。砖基础的底标高不相同时,应从低处开始砌筑,并应由低处向高处搭砌,
当设计无要求时,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砖基础大放脚的高度。砖基础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
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留置斜槎(踏步槎)。基础墙的防潮层,当设计无具体要
求,宜用 1:2 水泥砂浆加适量防水剂铺设,其厚度以为 20mm。防潮层位置宜在室内地面
标高以下一皮砖(- 0.06m)出。砖基础砌筑完成后应该有一定的养护时间,再进行回填土
方,回填时砖基础的两边应该同时对称回填,避免砖基础移位或倾覆。

  3 、砖墙砌筑

  砖墙根据其厚度不同,可采用全顺(120mm)、两平一侧(18- mm 或 300mm)、全丁、
一顺一丁、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的砌筑形式。砖墙的水平恢复厚度和垂直灰缝宽度宜为
10mm,但不应小于 8mm,也不应大于 12mm。

  一砖厚承重墙每层墙的嘴上一皮砖、砖墙的阶台水平面上及挑出层,应采用整砖丁砌。
砖墙的转角处、交接处,根据错缝需要应该加砌配砖。

  砖墙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 80%;垂直灰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不得
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
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 1m。临时施工洞口应做好补砌。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
脚手眼。

  (1)半砖墙体。

  (2  

) 过梁上与过梁成 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 1/2 的高度范围内。

  (3)宽度小于 1m 的窗间墙。

  (4)墙体门窗洞口两侧 200mm 和转角处 450mm 范围内。

  (5)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 500mm 范围内。

  (6)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