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的重量,而且使用厚板后,地下室顶板的大板块之间可以不再设置次梁。但此种方法的缺
点是会略增加地下室顶板框架梁的负荷,而且由于板厚有限,这种方法解决抗浮问题的效
果也是有限的。
      (4)设置抗浮桩。表面上看这是一种解决抗浮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仔细分析,这种
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从结构受力方面讲,由于地下室的抗浮设防水位是根据拟建场地
历年最高水位结合近几年的水位变化情况提出来的,即使是经过重新评估后确定的抗浮设
防水位,也是按一定的统计规律得出的结论。很显然,这种方法确定的地下水位在一般的
情况下是很难达到的。加之设计计算的不精确性也使得抗浮桩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因此,

抗浮桩 实际上长期起着 抗压桩 的作用。这种 反作用 将阻碍有抗浮要求的地下室的合

理沉降,而这种变化将会使无沉降缝的大底盘地下室在主体结构和裙房之间产生更大的不
均匀沉降差;同时设置抗浮桩后,计算基础底板内力及配筋时应考虑地下水压力,这样也
会增加基础底板的荷载。另外一方面,如果地下水位长期处于一种较高的水平之上,设置
抗浮桩也不乏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因此,抗浮桩是一把双刃剑,使用时需仔细考虑。
      3、不均匀沉降问题
          解决不均匀沉降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1)裙房和高层建筑之间设沉降缝,让各部分自由沉降,互不影响,避免由于不均

 

匀沉降产
      

“ ”

生的内力,这是所谓 放 的方法。但实际上这样做,给建筑的立面处理、地下室的防渗

漏、基础的埋置深度和整体稳定等带来很多困难。
          (2)裙房和高层建筑之间不设沉降缝,采用端承桩,将桩端置于坚硬的基岩或砂卵

 

石层上。
      

“ ”

这样,既满足了地基承载力要求,又避免了明显的沉降差。这是所谓的抗 的方法。但

这种方法基础材料用量多,不经济,一般用于超高层建筑或地基持力层较差的情况。
          (3)在设计中不设沉降缝,而采取一定的措施,调整地基反力,尽量减少不同部分

 

的地基反
      

“ ”

力差,从而减少沉降差。这是所谓调 的方法。如:裙房部分采用天然地基,主楼部分

采用复合地基或桩基。裙房和主楼部分采用不同的基础形式,主楼采用筏基或箱基,裙房
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目前,石家庄地区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在主体结构部分采用 CFG
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在裙房及纯地下室部分采用天然地基。
          
      (4)在主裙楼之间设置沉降后浇带,钢筋不断,先施工主楼,待主楼封顶完成大部分
沉降后,再施工裙房。两部分沉降基本稳定后再浇筑后浇带。这样,用调时间差的办法解决

“ ”

了沉降差,同时又避免了设置沉降缝带来的麻烦。这也是一种 调 的方法。
      4、地下室结构超长问题
          由于建筑布局的要求,有时地下室结构超长,多数情况下都超过了 40~60m。地

 

下结构虽然
      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地上结构小,但周边约束作用较强,结构超长问题的重要性仍然
不容忽视。目前比较成熟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1)设置伸缩后浇带。地下结构一般在结构长度大于 40~60m 时宜设置一道伸缩后浇
带,普通的伸缩后浇带宽度约为 800~1000mm,钢筋贯通不切断。对于平面尺寸特别长
的地下结构,应设置钢筋断开的伸缩后浇带,后浇带的宽度按钢筋搭接所需最小尺寸和必

 

要的操作空间确定。